章末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①
②10-10
③10-27~10-25
④6.02×1023 mol-1
⑤布朗运动
⑥剧烈
⑦合力
⑧10-10 m
⑨=
⑩<
?>
?中间多
?频繁撞击
?分子数密度
?分子平均动能
?平均动能
?物体的质量
?温度
?体积
?热传递
分子微观量的估算
1.对微观量的估算,首先要建立微观模型,对于固体和液体,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计算时将物质的摩尔体积分成NA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分子.在估算分子直径时,设想分子是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小球;在估算分子间距离时,设想每一个分子是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即为分子间的距离.
2.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的,所以上述模型对气体不适用,但上述模型可以用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的桥梁,它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与分子质量、分子大小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有关计算主要有:
(1)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M,借助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A,可以求得这种物质的分子质量m0=.
(2)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VA,借助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A,可以计算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所占据的体积V0=.
(3)若物体是固体或液体,可把分子视为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可估算出分子直径d=.
(4)依据求得的一个分子占据的体积V0,可估算分子间距,此时把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看做一个小立方体模型,所以分子间距d=,这对气体、固体、液体均适用.
(5)已知物体的体积V和摩尔体积VA,求物体的分子数N,则N=.
(6)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求物体的分子数N,则N=NA.
用长度放大600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碳)体积为0.1×10-9 m3,碳的密度是2.25×103 kg/m3,摩尔质量是1.2×10-2 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则该小碳粒含分子数约为多少个?(取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已知小碳粒
V= m3
ρ=2.25×103 kg/m3
Mmol=1.2×10-2 kg/mol,NA=6.02×1023个/mol.
则该小碳粒含分子数
N=NA=5×1010(个).
【答案】 5×1010个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
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因而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2.分子势能及势能曲线
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若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分子势能曲线如图1-1中实线所示.
图1-1
3.物体的内能
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同时也可以具有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为零.
如图1-2所示,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不为零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
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逐渐增大,分子势能逐渐增加
E.当分子间距离r【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达到最小,但此时分子力为零,而分子势能不为零,是一负值,A对;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此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B错,C对;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逐渐增大,而此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由负值增大到正值,故D对,E错.
【答案】 ACD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不论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当物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果做正功,势能都要减小;如果做负功,势能都要增大.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解析】 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选项A正确.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不是一种化学反应,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选项E错误.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选项D正确.
【答案】 ACD
2.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运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解析】 墨滴入水,最后混合均匀,这是扩散现象,碳粒做布朗运动,水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碳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越迅速,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3.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解析】 当距离较远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靠近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当距离减小至分子平衡距离时,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当距离继续减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继续靠近过程中,斥力做负功,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因为只有分子力做功,所以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选项B、C、E正确.
【答案】 BCE
4.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1-6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解析】 由Ep-r图可知:
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故选项A正确.
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故选项B错误.
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选项C正确.
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故选项D错误.
在整个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选项E正确.
【答案】 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