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第大单元
科技丈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A基础达标/分点训练十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
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
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A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导弹发射成功
2.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呜先生的一句“老外
漫天要价成就中国超级工程”一时成为网络热搜。20
世纪60年代,也有类似这种“被逼出来的超级工程”,
如“原子弹工程”的成功实施,说明当时中国
B
A.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进入世界霸主行列
D.拥有超越美国的军事力量
3.1970年的这一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知识点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4.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
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发现了能够有效
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的科学家是
(B)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知识点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5.20世纪60年代前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舞
台剧和小说,如《红旗谱》《林海雪原》等。这得益于
当时实行了
(
D
A.“改革”方针
B.“科教”方针
C.“文化”方针
D.“双百”方针
6.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
域内最重要的奖项。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中国作家是
A.莫
B.屠呦呦
C.杨振宁
D.茅盾
B能力提升/综合训练十全面突破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航一潜”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
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
从很大程度上讲,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宁
宙”。中国绝不能缺“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1)请概括材料一中“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指出
2003年我国在航天领域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什么。有什么意义
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2003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材料二:2018年4月14日,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
院院士袁隆平在三亚接受记者专访说道:“我现在压
力很大,有两件事一定要做好。其中第一件事是要做
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中国人民的
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袁隆平团队在“长跑”中加入了
新目标。“杂交水稻的研发方向做了战略调整,由过
去的单纯追求高产,转变为高产和优质并重。”(共12张PPT)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A基础达标/分点训练十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20世纪60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服装一般选
择结实的布料和耐脏的蓝、灰、黑色。“文化大革
命”时期,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而被批判,军装是
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时装。到了八九十年代,
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喇叭裤、连衣裙兴起,人们着
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
的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思想观念的
变化③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④受到了设计
能力的制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978年,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
而2008年这一数字为28平方米左右,按照相关规
划,未来10年,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35平
方米。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苦菜、香椿等野菜,原本都是人们因为粮食不足用
来充饥的,现在却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受到大家的
喜爱。这说明现在人们在吃上注重
(C)
A.饥饱
B.猎奇
C.绿色健康
D.味道
知识点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4.进入21世纪,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通信更加快
捷。以下现象不合理的是
(
D
A.上海的王先生乘坐高铁去北京
B.合肥的赵先生乘飞机去台湾旅游
C.南京的李先生与在美国的朋友微信聊天
D.武汉的范先生乘船去上海办理紧急事务
B能九提升/综合训练+全面突破
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到20世纪末,我国总体进入了(C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发达国家
C.小康社会
D.工业化强国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前后两个样,以前衣着蓝灰黄。
购物凭票限数量,三转一响是奢望。
食物匮乏缺营养,居住多为土坯房。
如今生活变了样,衣着多彩又多样。
电视电脑电冰箱,饮食搭配讲营养。
住进楼房讲宽敞,摩托汽车跑四方。
提高生活讲质量,齐心跟党奔小康。
精神文明也发展,优良传统得发扬。
(1)从歌谣中找出衣食住行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衣:从穿着蓝灰黄到衣着多彩又多样;食:从食
物匮乏缺营养到饮食搭配讲营养;住:从居住多
为土坯房到住进楼房讲宽敞;行:从自行车到摩
托汽车跑四方。因为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社会
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的活
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共27张PPT)
第六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掌握了核技术的
标志是
A.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2.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B
①“解放牌”汽车②第一颗原子弹③东方红
号卫星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
“两弹一星
A.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进步
C.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D.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4.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10月15日,他的团
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超优千
号)”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材料
中的“他”被誉为
A
A.“杂交水稻之父”
B.“导弹之父”
C.“两弹元勋”
D.“人民功臣”
5.她是我国一位女药学家,她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和她领导的团队的突出贡献
是发现
A.青蒿素B.青霉素C.绿霉素D.土霉素
6.如今的中国正一步步地实现着“中国梦”“强国梦”。
从“神五”到“神十”的成功发射,证眀了我国在下列
哪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A.原子能技术
B.海洋技术
C.生物工程
D.航天技术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
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京沪高铁正式
开通运营③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战略导
弹部队的组建⑤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A.⑤③④②①
B.④③⑤①②
C.③④⑤①②
D.④⑤②③①
8.王伟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
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王伟辩解
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
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
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9.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是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
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②
B.②③C.①④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