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2-25 17: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
A.风力搬运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水力搬运作用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共有的自然特征是( )
A.均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一月份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
C.河流均有较大的含沙量 D.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阅读资料和 “北京城建城与发展的地理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1:三千年前,在北京的众多原始居民点中,北京出现了第一个古城——蓟。
资料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3.下列关于北京市地形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以平原、盆地为主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有东北向西南倾斜
4.三千年前蓟城建城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平坦②交通便利③森林茂密④地处热带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5.资料2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
A.交通中心 B.政治中心 C.工业中心 D.文化中心

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6.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沙漠、戈壁广布
C.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D.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7.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
A.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类活动符合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是( )
A.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水田成片,水稻种植面积广
C.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D.植被是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9.黑龙江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其地表结构特征是(  )
A.三山夹两盆 B.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C.中间高,四周低 D.地表平坦
10.下列能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是( )
A.沿河流分布 B.沿海分布
C.沿铁路分布 D.沿山脉分布
11.关于北京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2.下列形容东北三省的词语,错误的是( )
A.白山黑水 B.林海雪原 C.鱼米之乡 D.北大仓
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来京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香港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回答下列问题。
13.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是金融中心
14.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是因为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金融中心 D.文化中心
15.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在是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大豆,华北平原——花生
C.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D.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都位于暖温带地区
16.北京近年来进行了产业布局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B.北京郊区大力发展了适应北京市民的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特色产业
C.为了治理污染,北京已经将所有工业都迁往河北
D.为了调控北京的人口,应该减少来京旅游的游客数量
17.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可用的是(  )
A.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B.提高资源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
C.继续勘探深挖资源
D.发展观光旅游产业
18.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9.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
A.地形崎岖 B.水资源缺乏 C.光热资源不足 D.劳动力不足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新修筑的铁路进入林区以后,林区人民高兴地说:“货车一响,黄金万两。”完成下面小题。
20.东北的森林资源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铁路从东北运往全国各地
A.滨洲线 B.沈丹线 C.京哈线 D.滨绥线
21.铁路进入林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铁路进入林区,改变了木材外运困难的局面
②林区劳动效率得以提高,增加林区经济收入
③发展林区经济,交通运输应先行 ④铁路的修建,扩大当地黄金开采规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读山东省略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省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
B.地处暖温带,花生是其主要油料作物
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发展海洋经济
D.夏季②城市比③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二、解答题
23.读有关北京市示意图及图片回答问题



(1).据图简述北京的地理位置:
(至少回答两点)
据图分析北京降水略多于天津的原因:

(2).ABCD四图北京著名的名胜古迹中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填字母)
(3).下列ABCD四类气候坐标图中能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图(填字母)



(4)有关北京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北京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 北京位于湿润区
C 北京盛产柿子、桃 、 梨等水果 D 北京河流众多,但水量较小
2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地区之间的分界线是①_________和②________
(2)图中连接北京和香港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哪个河段(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4)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但大多数沙源却不是来自北京本地,其沙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邻国① ,山脉②
(2)A.B两地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 ,盛产春小麦、大豆的是 ,这里有肥沃的 土
(3)C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形成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4)D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是
26.读某年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____)
A.冬小麦 B.水稻
C.玉米 D.甘蔗
(2)如图,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___________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试卷第4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B
【解析】
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北方地区中的黄土高原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秦岭﹣淮河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均在00C以下;黄河含沙量最大,并不是北方所有的河流含沙量都大,如东北地区,河流含沙量就相对较小;东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植被为针叶林,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C
4.C
5.B
【解析】本题组考查北京的地形特点、北京市的城市职能、聚落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北京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东南部是广阔的华北平原,被河北省环抱,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故选C。
4.最早城市发展有利的条件应该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可见三千年前,蓟城建城的有利条件是①②⑤。故选C。
5.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选B。

6. D
7. 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6.由图可知,新疆地形是以盆地为主,地形上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在地貌上是沙漠、戈壁广布,河流以内流河为主,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河流以外流河为主,两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很脆弱,故选D.
7.由图可知,两地区都位于我国内陆,没有临海,不能进行海上贸易;两地区气候都很干旱,不能种植水稻;两地区都有丰富的资源,都正在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水量少,流量不稳定,没有“黄金水道”的优势,水上运输价值低,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新疆与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
8.A
【解析】试题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会降到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降水较少,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民居屋顶的坡度小,墙体矮;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这里的植被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林,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9.B
【解析】由吉林省北行,就进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松嫩平原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区的地表结构;中间高,四周低是亚洲的地势特征,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东北的铁路运输发达,大多数城市和工矿业中心沿铁路分布。
11.B
【解析】关于北京气候特征的叙述,这里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
12.C
【解析】白山黑水指的是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平原广阔,耕地肥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有“林海雪原”之称;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饶的“北大仓”;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以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国内著名的“鱼米之乡”,故本题选C。

13.C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13.有关北京的说法,按地形划分,北京是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按干湿区划分,北京属于半湿润区,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并不是金融中心,故选C.
14.由题目可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是因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决策机构的所在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北京的有关知识.
15.D
【解析】
【详解】
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东北平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春小麦,华北平原是冬小麦;东北平原种植大豆为油料作物,华北平原以花生为主;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东北平原以中温带为主,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故选D。
16.B
【解析】北京近年来进行了产业布局调整,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但不是经济中心;北京郊区大力发展了适应北京市民的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特色产业是可取的;为了治理污染,北京准备将所有工业都迁往河北和为了调控北京的人口,应该减少来京旅游的游客数量不属于北京近几年来的产业调整,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的产业调整,要认识到北京调整的方向。
17.C
【解析】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提高资源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 发展观光旅游产业;故答案选C.
18.B
【解析】哈尔滨位于东北平原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中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故选B。
19.B
【解析】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多,光照条件较好,劳动力充足;存在的不利因素是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以及春旱夏涝.所以,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缺乏.

20.C
21.B
【解析】试题分析:
20.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其中,东北的森林资源主要通过京哈铁路从东北运往全国各地.京哈铁路,南起首都北京市,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途径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二直辖市;主要经由唐山、秦皇岛、葫芦岛、锦州、沈阳、铁岭、四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是北京通往东北最重要、最便捷的铁路通道.
故选:C
2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的把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所以铁路进入林区,改变了木材外运困难的局面;林区劳动效率得以提高,增加林区经济收入;发展林区经济,交通运输应先行.根据题意.
故选:B.
22.C
【解析】
【详解】
从图中可知,该省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海岸线比较弯曲,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故C符合题意。
23.
(1)从绝对位置看北京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东八区(或40°N,116°E交点及其附近);从相对位置看北京东南与天津为邻,其它方位与河北为邻;或位于河北平原北缘,距渤海近;或位于河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西部是太行山余脉西山
北京市处于平原与山地的结合部,夏季风沿山地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量多于低平的天津(或北京西北高,东南低,面向渤海敞开,夏季风沿西部、北部山地爬升中易形成地形雨)
(2)D
(3)A
(4)B
【解析】
试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根据经纬度来判断,北京被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穿过,因此可以看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东八区;从相对位置看,北京东南与天津相邻,其他位置和河北相邻,距离渤海较近;北部是燕山,西部是太行山。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地形因素。从本题来看主要从海陆和地形结合来考虑。北京市处于平原与山地的结合部,夏季风沿山地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量多于低平的天津(或北京西北高,东南低,面向渤海敞开,夏季风沿西部、北部山地爬升中易形成地形雨)。
(2)京的世界遗产名录有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故宫、天坛、明十三陵、长城。从图中位置来看应该是D圆明园遗址。
(3)北京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选A。
(4)北京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北京市位于北方地区,生产狮子、桃、梨等水果。北京市的河流较多,降水较少,因此流量较小。故选:B。
考点:北京
24.
(1)图中A、B地区之间的分界线是①秦岭和②淮河
(2)图中连接北京和香港的铁路线是京九线
(3)B
(4)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我国四大分区的划分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是①秦岭和②淮河一线。该线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连接香港和北京的铁路是京九线,从北京到香港九龙。
(3)黄土高原位于黄河的中游河段,流进山西和陕西省,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
(4)北京的沙尘主要是由于西北风吹来的,从图中位置看,北京的西北方向是内蒙古高原,所以沙尘主要来自于内蒙古高原。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分区的划分及区域联系。
25.(1)①朝鲜 ②大兴安岭
(2)B A 黑土
(3)辽中南
(4)日本
【解析】
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朝鲜,山脉②是大兴安岭;
(2)A属北方地区、B属西北地区,两地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B,盛产小麦、大豆的是A,A属于东北平原,这里有肥沃的黑土地;
(3)C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形成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4)D是隔海与我国相望的国家,它是日本.
考点:我国的东北地区
26.(1)A (2)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3)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南水北调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概况。据图可知,发生旱灾地区集中华北平原。
(1)华北平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故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2)据图可知,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4)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