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5 17: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生活困难。电影《白毛女》描述了旧中国广大农民受剥削的悲惨命运。解放后,农民的命运和地位有没有改变?李自成:“均田免赋”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天朝田亩制度》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纵观历史,人民对与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常见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十年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减租减息”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学习目标】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土地改革的原因:悯农——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材料二: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人均收入。(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土地改革的原因:悯农——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惠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南方日报》于三十日在第一版头条全文刊登,番禺农民高兴得围拢起来争相阅读。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
这是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
这是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斗争地主斗地主斗地主斗地主拔除地界碑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分到了牲畜(1)时间:
(2)内容:
(3)目的:
(4)具体做法:
(5)特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950—1952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西藏民主改革台湾土改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
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
设准备了条件。地主阶级农民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不同点土地
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不同点参加管理 忆往昔
看今朝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 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农民工拿到工资存折兴农——国家重民生,农业得发展课堂小结 土 地 改 革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 年6月颁布了

A.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堂训练2.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目的是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A.??? B.???
C.???? D.???
3.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B.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
C.同盟会“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D.《天朝田亩制度》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
正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5.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
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
件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制定出第一部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