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初步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的初步开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1-24 16: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第2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北方种麦,南方种稻。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米饭。南方和北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当一批又一批北方人带着麦种,带着种麦的技术和制作面食的手艺迁居南方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太湖(江苏省南部)1、西汉时期南方的经济情况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上面这段材料反映出:
西汉时期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的情况。 (“火耕而水耨即每年春天烧去杂草,当作灰肥,不另施肥,然后灌水种稻,也不再中耕,草稻并生,稻仅高七八寸,收获量很低》 三国鼎立后,
南方处于谁
的统治下?孙吴和蜀国2、孙吴开发江南:A、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和条件北方人民大批南迁
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资料: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纷纷南迁。
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今湖北)的有十万多家;黄河下游的青州、徐州和淮河流域(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的人民很多移到了扬州。
北方人民的南下,给江南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江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B、开发的概况农业:垦荒、推广牛耕、稻田产量提高
纺织业:越布
手工业 制瓷:青瓷
造船业:侯官、临海、番愚青瓷羊 青瓷羊,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1958年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吴·瓷灯吴·青瓷瓶吴国造船业为什么发达?地理环境:江南地区,江河纵横,水网密
布。造船业的发展适应了当地
交通的需要。
军事上:适应了水战的需要,江河是吴国
拒敌的天然屏障。
注意:230年,卫温、诸葛直到了夷洲(台湾)。 (吴大帝(孙权)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蒙冲(模型)斗舰(模型)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很发展。以上舰船均为吴国制造。 吴国在开发江南的同时,我国西南地区,也就是蜀国的经济发展又如何呢?3、诸葛亮治蜀 通过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刘禅像 诸葛亮(塑像)阅读并归纳:治蜀情况?A.发展经济水利:维护都江堰农桑:织锦业:锦官,蜀锦B.处理民族关系南征的必要性:少数民族贵族不服统治,
影响蜀国后方的安定策略:”攻心”重要性(结果):促进了南中经济的发展都江堰 位于四川灌县城西。三国时期,蜀国曾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
——《资治通鉴》卷七十讲故事:七擒孟获七纵七擒而(诸葛)亮犹遣(孟)获, 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资治通鉴》第七十卷 珠江源头
(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擒孟获故事发生的地方) 成都武侯祠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 现存庙宇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两晋、南朝简表隋朝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
东 晋北 朝
南 朝西晋建立者司马炎东晋建立者司马睿南朝·宋建立者刘裕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南朝·梁建立者萧衍南朝·陈建立者陈霸先1.南方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1)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2)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4)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2.表现农业:广种水稻,推广麦豆,围湖造田,兴修水利”获湖”手工业:织锦,制瓷,矿冶,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商业兴旺和
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史料:“江南之为过盛矣.------地广野丰,-----荆城跨南楚之富,杨郡有全吴之饶,----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解释:江南为国家强盛地区.-----土地广阔,物产丰饶,----荆州居于南楚最富有的地位,扬州有这个地区最肥沃的土地,-----丝锦布帛产量之高,可供天下人穿衣.比较前后两段史料,思考“与西汉相比,南方经济有何变化?”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总 结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1.西汉时期的经济情况2.孙吴开发江南A.原因或条件
B.开发概况3.诸葛亮治蜀A.经济发展
B.处理民族关系二.东晋南朝时期的开发1.原因
2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1.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A.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 、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2.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学习测评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