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1-25 0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7. 多姿多彩
的艺术曾侯乙编钟战国 楚国乐器 湖北 随州出土编钟演奏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兵马俑将 军 俑真人比例
结构匀称身高195厘米跪

俑立

俑坐
俑甲

俑车马俑生动逼真形象各异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






之王羲之 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其卓绝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千百年来书法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改革了钟繇书法的笔法,吸取了当时群众书法中的精华,把规范的楷书书写进一步随意性的发挥,是其既可认又书写流利,介于草书与楷书间的行书,创造了书法发展中的一种新的书写形式和字体“行书”。他是自刘德升之后将行书体完善成为更为成熟的“天下第一行书”。
[脍炙人口的散文] 《兰亭序》首先是文辞方式的一种标立,中国在东晋以前所能发现的典籍文献遗留中、后人没有发现过此前的散文文学体裁,这篇文章是现存最早的散文形式的叙事记,他改革了东晋以前疆化呆滞的诗辞类的古文言,首次运用口语化语辞格式,代表了一种文学表达形式,确立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散文。
“兰亭序” 是一篇炙人口、文辞优美的散文、借景抒情,以事言志,其文为历代所推崇。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生死的生命境界,禅述了深遂的哲学思想,给当时的官场名利的角逐者以思索,给后人以感触,正如文中所说:“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顾恺之 (348— 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曹植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和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 这幅图的大意是曹植和仆从们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人在舒展身腰,马在地上打滚。黄昏时节,停歇在洛水边上。曹植在恍惚中看到了美丽的洛神。他和洛神互赠礼物,共登云车,畅叙衷情和遗恨。待洛神离去,只剩懊恼思慕的曹植,坐着一叶轻舟,面对两支残烛,通宵不眠,浮在洛水上不肯离去。回到岸上,曹植带着沮丧的表情和无穷的依恋乘上四马盖车,怅惘地返回自己的封地。
《女史箴图》 东晋 顾恺之 “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为规劝之意。《女史箴图》现有两个绢本,一本现藏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是南宋摹本,艺术性较差;另一本艺术性较强,更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专家认为可能为唐人摹本。 唐代摹本的《女史箴图》于1900年9月,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之际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后存大英博物馆。 多彩的艺术战国曾侯乙编钟 ——战国音乐艺术杰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美术杰出成就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