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课件 (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课件 (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25 18:4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1)生物进化的实例桦尺蛾在英文中被称做“斑点蛾”,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之前采集到的这种蛾的种类都是浅灰色的翅膀上散布着一些斑点。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树林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在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苔藓的树干上。 生物进化的实例11850年,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淡色的,只有少数是深灰色的。深色的桦尺蠖是淡色的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100年后,这里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林立烟雾弥漫,煤烟杀死了地衣,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考察,令他们惊讶的是这里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淡色桦尺蠖却成了少数。
生物进化的实例2 桦尺蠖停在树干上时,翅膀是张开的,我们不难设想,翅膀应该起到某种伪装作用,才能避免被天敌(鸟类)捕食。在非工业化地区的森林中,树干上长满浅色的苔藓,长着灰色斑点的翅膀在这种树干上不容易被发现,而黑色翅膀则容易被发现。在工业化地区,树干上的苔藓被黑色的煤烟取代了,情形恰好相反,灰斑蛾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黑色蛾不容易。现象推测分析 桦尺蠖的变异对它的生存和繁衍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为什么?请思考: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什么是保护色?岩石上的岩兔潜伏在沙中的牙鲆鱼身着迷彩作战服的士
兵着迷彩装的舰艇着迷彩装的坦克
1.五人一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可
不一样;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
的颜色一致。
3.做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4.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5.分析探究后面的讨论题。温馨提示 讨论与交流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幸运者”最多?这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样的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有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运者”,哪种颜色在“幸运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得出结论:适者生存。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一代一代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