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二月革命后俄国成立工兵代表苏维
埃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英国宪章运动
3、下列有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 ② 1921年开始实施 ③ 这一措施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④ 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C
C
4、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是实施(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自由经济政策 D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5、“我国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的这句话是指( )
A 将民主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的提出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制定
6、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
①二月革命 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③ 布尔什维克党攻占冬宫 ④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C
B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②③④
7、1921年开始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联系起来的政策是 ( )
A 新经济政策 B 大规模工业化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它是 ( )
A 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 B 取得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 C 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 D 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革命
9、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是 (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彼得一世 D 斯大汉诺夫
A
D
B
10、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 政治上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缺失 C 经济发展有记划性,同时与市场相结合 D 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11、标志着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是 (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苏联新宪法的规定 D 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
12、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的是 ( )
A 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苏联
13、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 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
C 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 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C
C
D
D
14、下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是 ( )
A 德国的边界问题 B 军备问题 C 殖民地问题 D 成立国联
15、巴黎和会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
16、下列各项中,不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是( )
A 大国主宰 B 牺牲中国利益 C 重新划分世界版图 D 遏制日本
17、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大国操纵,充满矛盾和斗争 B 遏制日本在东亚的扩张
C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的关系 D 英国在两次会议中都起了主导作用
18、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定的下列条约中,损害中国利益的有
(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美、日
D
B
D
19、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
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到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中国
2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1、罗斯福新政的基础和核心是 ( )
A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 新建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C 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偿 D 《全国工业复兴法》
22、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政“新”在何处? ( )
A 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平民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 调节农业政策
D
C
D
B
23、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成效,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消除了产生危机的根源 B 它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
C它使美国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D 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 )
A 调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缓解资产阶级的统治危机
C 调节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 D 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5、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 ( )
A 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使资本主义进入了“电气时代”
C 摧毁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A
B
D
26、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的 ( )①关税战 ②世界大战 ③倾销战 ④货币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7、一战后,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事件是 ( )
A《凡尔赛和约》签定 B《九国公约》签定 C 国联成立D一战爆发
28、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的是 ( )
A巴黎和会召开 B 华盛顿体系形成C 罗斯福新政D 新经济政策实施
29、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自由竟争的经济政策,而开创国家干预新模式的是 ( )
A垄断组织形成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欧洲共同体形成 D罗斯福新政
C
B
C
D
30、在面临空前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说:“我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象真有外敌入侵时一样。”对这句话理解的是 ( )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政策性的调整
B 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消除经济危机
C 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解决经济危机
D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的状况
二、材料解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实现 ,根本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宪法》.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订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宪法还对苏联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明确规定.
A
材料二 苏联陆军 领导人损失表
元帅 5 3
集团军司令 15 13
军长 85 57
师长 196 110
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 80 75
项目
职位
人数
损失
材料三 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了14.5倍,轻工业只增长了3.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1%.
请回答: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什么?
⑵材料一中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材料二表格反映的是什么运动的结果?
⑷材料三 说明了什么问题?
⑸由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请说一下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
肃反运动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利)
但它也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弊)
经济部门发展比例失调,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苏维埃徒有虚名, 说明政治上是个人高度集权,民主与法制匮乏。
2、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㈠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㈡ 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策㈢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㈣不得因中国之状况,乘机营谋特别之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有损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⑴上述材料出自哪次会议签定的什么条约?
⑵ 这次会议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其背景是哪两个国家在哪一地区矛盾的尖锐?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1921——1922年;美国、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⑶ 该条约的签定产生了哪些后果?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遭受了双重打击,见下表
美国 德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 50% 40% 33% 1/3
对外贸易缩减 75% 7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800万 300万 3000万以上
后果: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暂时调整了美日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影响: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又恢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请回答:⑴这次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结合材料一说明这次危机的特点
⑵材料二是罗斯福在何时发表的演说?针对这次危机他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这对你有何启示?
⑶你认为罗斯福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美国;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1933年美国遭到经济危机打击,他就任美国总统时; 措施:实施新政;结果: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统治。
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救治美国经济危机; 不能,因为“新政”没有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4、识图题:
右边三副图是美国历史上
的三位总统,他们分别是谁?
请说出他们的历史贡献都有哪些?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罗斯福:实施“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领导人民取得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简答题
1、简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措施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新经济政策基本恢复了苏联的国民经济 。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3、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确立的战后世界新秩序是什么?这一秩序是如何形成的?
4、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两次会议对中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定的一系列条约协调了帝国主义在西亚、欧洲、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分赃会议。
不同点:巴黎和会针对的是战败国,主要是德国,反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而华盛顿会议针对的是中国,反映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影响:巴黎和会引起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又恢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间、目的、标志、措施、核心内容、特点和作用
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时间:1933年 目的:为了救治经济危机 标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施“新政”。
措施:其核心内容和基础是《全国工业复兴法》
特点:政府干预经济
作用: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