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A
C
B
C
D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1)种皮和胚 (2)10 储存营养 (3)胚
12、(1)小于 (2)A
13、(1)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幼苗成活(2)促进开花,使果实(棉铃)提早成熟(3)促进侧芽发育,多长侧枝,多结果(4)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多开花结果,提高棉花产量
14、(1)④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b、f(2)向左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5、(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3)髓
16、(1)大于(2)植物的呼吸作用、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3)增强(4)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17、(1)一
(2)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有多(合理即可)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线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回答“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或“时间过长”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四、解答题(18题6分,19题6分,20题3分,31题5分,共20分。)
18、(1)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和水分;(2)胚乳;(3)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叶片(或叶绿体);(4)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任选一个即可得分 呈正相关(或相对湿度增加时光合速率增加)。
19、(1)A;(2)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3)先减少后增加;种子萌发初期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幼苗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4)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减弱.
20、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
21、答题要点:①根的吸水能力;②水分的运输;③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④无风的夜晚与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的比较;⑤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5分答案:答出5点,且逻辑关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经导管运输到叶,主要通过
蒸腾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因此导管中水分
积累少;而无风的夜晚,竹子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慢,根吸收的水在导
管中积累多。
精准复习2:2019年中考复习易错专练(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蓉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指子房壁 B.“麻屋子”指的是果皮
C.“红帐子”指的是种皮 D.“白胖子”指的是②
2.南瓜切开后会看到许多的南瓜子,这是因为( )
A.南瓜花中有许多雌蕊 B.南瓜雌蕊受粉多
C.南瓜子房中有很多胚珠 D.南瓜子房中有很多卵细胞
3.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结构④将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位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丙图中的结构A和B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②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4.桃花为虫媒花.若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雄蕊,桃花乙去掉雌蕊,桃花丙不作处理,同时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上并扎紧袋口,那么将来( )
A.甲、乙、丙都结果 B.甲、乙、丙都不结果
C.甲不结果,乙和丙结果 D.甲和乙不结果实,丙结果
5.卖菜的商贩经常给青菜洒水使青菜保持新鲜,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菜细胞吸水 B.青菜细胞失水
C.青菜变软了 D.青菜细胞液浓度比清水浓度低
6.植物的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孔隙,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大门。图是科学家研究保卫细胞中蔗糖浓度与K+浓度与气孔张开和关闭调节关系的一项实验研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K+通过保卫细胞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B.气孔的开闭是保卫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改变引起的
C.如果细胞中缺K+,则气孔在一天中就不能张开
D.蔗糖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应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关
7.夏天,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两者的生长状况一般为( )
A.甲好于乙 B.乙好于甲 C.没有区别 D.无法判断
8.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a点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大于n2后,增大光照强度,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9.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
B.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关闭的气气逐渐开放
C.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在a点,而不是b点
D.植物从b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g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10.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对小麦氧气释放量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点有有机物积累,B点没有
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点下移
C.黑暗中,15℃比?25℃的氧气吸收量少
D.15℃和?25℃的光合作用强度在?C?点是不一样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2)若用碘液处理两个剖面,玉米种子中最蓝的部位是: (填代号)它的功能是:
。(3)菜豆种子中的1、2、4、5及玉米种子中的7、8、9、11都可合称为 。
12.如图A、B是细胞失水、吸水模式图,图C是萝卜条放在浓盐水中。
(1)若要出现B图的情形,则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2)放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会出现 图所示的现象。
13.棉农在棉花的培育管理过程中,有如下几项措施:Ⅰ花幼苗时,在根部带一个土坨.Ⅱ开花结果时,追施磷肥(过磷酸钙).Ⅲ长到一定高度时,常常摘除顶芽(俗称“打顶”).Ⅳ茂时整枝,剪去多余的枝叶.请你运用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1)带土移栽的目的: 。(2)追施磷肥的目的: 。(3)“打顶”的目的: 。(4)整枝的目的: 。
14.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 (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 (填字母)。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说明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5.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16.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等。(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同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17.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 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了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四、解答题(18题6分,19题6分,20题3分,31题5分,共20分。)
18.小麦是我国北方常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图一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二为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小麦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播种需在土壤潮湿时进?行,这些措施的生物学依据是 。(2)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3)结合图一、图二推测,a点之前,小麦种子干重下降的原因是 ;C点后,由于小麦幼苗 的数量不断增多,使其光合作用积累量不断增加,生长旺盛。。(4)为探究夏日晴天中午时、环境相对湿度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某小组将若干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小麦苗,均分为3组,其中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2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温度和 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各组实验处理如表).一中午?12:30时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由实验结果可知,环境相对湿度与小麦苗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是 。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相对湿度/%
17
27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
11.1
15.1
22.1
19.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问题.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问题:实验(一)过程:有甲、乙两个保温瓶,甲瓶中放入萌发的种子,乙瓶中放入煮熟并灭菌的大豆种子,瓶口用棉花塞住,各插入一个温度计,记录初始各保温瓶的温度读数.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温度计的读数.(1)以下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2)实验中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实验(二)过程:若把萌发的种子栽培在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会萌发成幼苗(3)在种子萌发及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请分析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 。(4)若把萌发的幼苗放在黑暗的地方,幼苗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5)若(1)中C图表示保温瓶内两种气体的变化情况,则环境温度降低,则种子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会 。
20. 室栽培是园艺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用保暖、加温、透光等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护喜温植物御寒、御冬或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要获得高产,需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最佳方案应是白天温度维持在25℃左右,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并且在利用温室种植时,可向温室内施放适量的CO2,请分析以上做法的科学意义。
21.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