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5 21: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一组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课文解读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故在设计《丝绸之路》教学整体构思时,由习主席“一带一路”宏伟蓝图发散开来,再由古及今,让二者有机融合,深刻领会习主席“一带一路”传达出来的“共同分享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音符。深挖教材,让文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教学目标
1.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仑美奂、遐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联系现今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向学生传递新时代的音符。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领会习主席一带一路共同繁荣的宏伟蓝图。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联系现今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向学生传递新时代的音符。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含义,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领会习主席一带一路共同繁荣的宏伟蓝图。
教法与学法
师:阅读引导法 生:自主探究法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丝绸之路地图、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六)课型及课时:新授课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导语:(出示习主席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是的,这就是我们敬爱的习主席,习主席曾说过,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主席做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设计了一张繁荣富强、合作共赢的蓝图(出示一带一路图片)。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绘制的基础就是古“丝绸之路”。
  2.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了古丝绸之路的哪些信息呢?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指名回答)
3.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二、走近“丝绸之路” 整体把握其意义
1.检查预习情况,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考察生字词认读及理解情况,相机出示课件提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朗读批注,倡导个性解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师相机出示课件内容并板书: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商贸之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商贸之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再读体会它还是一条友谊之路、对话之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4.总结归纳: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对话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具体解构
自由朗读课文中的2——13自然段:
1.想想课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2.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 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
②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3)师生合作共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3.由古及今,说说“丝绸之路”在现今的发展。
师:“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条伟大的路是谁开辟的呢?(生:张骞)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谁又对它进行了新的规划?(生:习主席)是一幅怎样的蓝图呢?(生: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师相机板书)
四、延伸“丝绸之路” 体会写法感读课文
1.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标出。
仿写句子:
(2)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仿佛

(如: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的英雄们,仿佛看到了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
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那么面对习主席绘制的“一带一路”蓝图,你对“新丝绸之路”又有哪些遐想呢,说一说,并写下来。
(提示:从商贸运输、基础建设、文化交流、友好往来、异域风情等方面发散开来,启示学生习主席绘制“一带一路”蓝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分享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实现共同繁荣。)
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在21世纪的今天,它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课后同学们继续完成小练笔,搜集、了解习主席“一带一路”的相关资料。
六、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