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被收录在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词,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诵读文章,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理解并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虚词“之”“以”的用法;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二)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四、教学法
(一)教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导为辅,引导学生读人物对话、理清文章叙述线索、围绕全文文眼有详略的论述战争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时间。过程中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学法:可利用课下注解和学生已掌握的文言文的知识,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主动探究课文内容;采用讨论式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史事,导入新课
【设问】
同学们,在我国的军事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大家知道的有哪些?
【设计意图】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初中阶段的中国历史课,对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也略有所闻,也知道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而这些内容学生一般都是比较有兴趣的。因此,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学生过的一些著名的战役,这既能够巩固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好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朗读文章,疏通文意
【朗读】
1.听读课文(事先准备好课文的配乐朗诵)
学生任务:异读、生僻字注好字音;较长句子划好朗读节奏;体会朗读语气情感。
2.试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看清原文,速度稍慢。
3.互读互评。教师提出评读标准,同桌或前后学生配合,或读或评。
4.译读课文。提示学生独立思考,边读边译。教师提示学习方法:查阅法、圈点法(为下环节做准备)。
【设计意图】
学习文言文必须有大量的诵读,在学习的过程中,订正字音要靠朗读,划分节奏要靠朗读,熟悉课文要靠朗读,初解含义要靠朗读,巩固所学要靠朗读,背诵默写也离不开朗读。所以,古文教学中以朗读为线索,让学生都读起来,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理清结构,明确主题
【活动一】合作解疑,扫清阅读障碍:
第一步:就圈点的疑问,四人组成自然小组自行解决;
第二步:提问共同解决。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提出,教师进行点拨;
第三步:教师就文中重要词句作强调性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词句的方法。
【活动二】巩固训练;
学生回译(两两配合,一出原文,一答译文或一出译文,一答原文)课文。
【活动三】根据理解,讲解文章故事,并要求其他学生做好评价删补。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两年文言文的学习,在翻译文言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这篇课文的难度也不算太大,因此,完全应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动产自主地寻求它的含义,老师也需要适当引导,注意学习方法的归纳,让学生真正学会翻译浅近文言文。
(四)分析人物,探讨写法
【提问】
你认为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是如何表现这个人物的?
除了曹刿之外,文章还写了一个鲁庄公,写他有什么作用?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急躁冒进、愚昧无知的昏君,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解决问题】
问题一采取教师启发式;问题二采取学生辩论式。
教师及时作出总结归纳:文章表现人物──语言描写、对比;评价人(事、物)──要全面,一分为二。
【设计意图】
人物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我们既要教给学生结合作者的描写去分析人物、全面认识人物,又要让课本成为学生写作的“示范”,让学生领会写人物的方法。
(五)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讨论】
课文对战前和战后作了详细的描写,而对战争的过程则一笔带过,这与他们平常观看的战争类影视作品大不相同。在这里就要引导学生去讨论: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教师可以设置坡度题进行引导,如:战前和战后主要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体现了标题的哪个字?如果对作战过程交代仔细,对表现人物的战争思想有无很大作用?
【总结】材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则惜墨如金,有时则泼墨如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详略的处理,同时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的写作。
【作业】
课外收集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军事家、有关战争的名言各2~3个。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后,结合生活实际,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