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 6.1能源、环境与人类生存(学案 同步练习 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 6.1能源、环境与人类生存(学案 同步练习 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26 10:47:09

文档简介

6.1 能源、环境与人类生存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形式的能源,了解太阳能是怎样装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的。
2、了解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预习导学
基础铺垫
1.热力学的两大定律之一告诉我们,能量在数量上是守恒的,另一条定律则告诉我们,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其品质         .
2.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当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内能时,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能量耗散.能量耗散现象从       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       .
可以从下面的例子来理解能量耗散: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以v0的初速度滑行到静止.Ek=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但这些热能无法收集起来使滑块再具有Ek=的动能.
3.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内能不能全额转化为机械能,因此,从可被利用的价值来看,内能较之机械能、电能等,是一种     的能量.由此可知,能量耗散虽然不会使能的总量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它实际上将能量从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的形式.能量虽然不会减少但能源会越来越少,所以要节约能源.
4.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而且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石油和煤炭的燃烧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产生了      ,燃烧时形成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使雨水的酸度升高,形成      ,内燃机工作时的高温使空气中和燃料中的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平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资源和环境保护,而这都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关.
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水能等。像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燃料以及水能资源,是目前人类广泛应用的能源,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称之为常规能源。除这些常规能源外,目前人类正在积极研制或很有利用前途的其他能源,象核能、太阳能、潮汐、地热、生物能等,这些刚开始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我们称之为新能源。
问题导引:人类为什么要寻找新能源?
点拨提示:①不可更新的常规能源不断减少
②许多常规能源污染环境
③水力资源的利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5.当前,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是      .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导致环境污染.另一类新能源是       .水是可再生的,水电对环境的影响小,发电成本低.我国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左右完全建成后,每年将能提供8.47×1011kW·h的电能.同时,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风力资源丰富,已经在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风力能也是可再生能源.
阅读与积累
问题与思考
问题:地球上的能源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你能救你想到的各种能源把它和太阳能建立联系吗?
提示:根据能量的转化过程来分析。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等等。
典型例题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A.能量就是能源
B.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
C.石油是一种常规能源
解析 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但不能说能源就是能量,说法A是不正确的.能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所谓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是按能源是否由自然界直接提供来分的,如煤、石油、草木燃料、风、流水等都属于一次能源;而电能是一种再造能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所以说法B是正确的。所谓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是按人们发现和利用能源的进程来划分的,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一种能源,属常规能源,因而说法C也是正确的.
拓展  煤、石油、天然气属常规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水流能、风力能、核能等都属于新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
例2  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解析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植物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古代的动物食用植物,而植物是靠吸收太阳能生长的,所以可以说,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的仍是煤和石油。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可转化成机械能和电能。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各种形式的能,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能源的能量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能,以供利用。所以,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的过程。我国的煤和石油尽管储量丰富,但终究有限,且利用后不能再生,终有用完的日子。所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因此在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确答案为BCD
例3 试计算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上的总能量是多少?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无烟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可查有关数据)
解析 查出太阳辐射的平均功率p,即可算出每小时太阳辐射的总能量。
查表知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平均功率为1.7×1017W,所以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
E=p·t=1.7×1017W×3600s=6.1×1020J
查表知无烟煤的燃烧值为3.4×107J/kg,因此要产生6.1×1020J热量需完全燃烧无烟煤的质量为
kg=1.8×1010t
太阳能每小时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为6.1×1020J,它相当于1.8×1010t无烟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拓展 从本题答案可知,太阳能是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一方面,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又不会导致环境污染.
例4 瀑布从20cm高处以103m3/s的流量竖直落下,流进底部的水轮机后再以2m/s的速度流出,水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果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80%,那么发电机发出的电功率有多大?(瀑布在山顶的速度可忽略不计,g取10m/s2
解析:由能流图对能量的转化做出分析可得解题思路,能量流动如下:


设t时间内流下的水的质量为m,以m为研究对象,竖直下落后减少的机械能为
mgh-
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为
P==Q(gh-
=103103 (1020-
=1.58108(W)=1.58105(KW)
拓展 解答有关流体问题,一定要合理选取研究对象.通常是选取t时间内流过某截面的流体为研究对象.
反馈练习
1.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    能,通过燃烧转化为   能;这种能可以直接供给生产、生活的需要,也可以通过内燃机、汽轮机转化为        能.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   能,然后被利用.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太阳能
B.核能
C.风能
D.石油
3.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电能
B.水流能、风能
C.煤炭
D.核能、太阳能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   )
A.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B.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是等效的
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D.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参考答案
1.化学,内,机械,电2.D 3.B4.ABD
【反思】




6.1《能源、环境与人类生存》每课一练2
1.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会带来___________、酸雨、___________、浮尘等环境污染.
答案:温室效应 化学烟雾
2.常见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水能、___________、沼气能、___________等.
答案:风能 太阳能 核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所谓“能源危机”是无稽之谈
B.由于能量守恒,所以自然界的能量是不会发生危机的
C.能量守恒,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能量都能被人类所利用
D.由于能量退降,人类可利用的能源总量是在减少的
答案:CD
4.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各种各样运动,统称为能源.下面是一组关于能源的问题,请完成下列题目:
图6-1-4
(1)“能源分类的相关图”如图6-1-4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能源的是 ( )
A.煤炭、石油、沼气
B.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 )
A.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
C.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污染环境的能源
(3)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资源的能量形成和转换利用过程基本上是( )
A.太阳能辐射→化学能→热能
B.太阳能辐射→机械能→电能
C.生物能→电能→化学能→热能
D.太阳能辐射→机械能→化学能
答案:(1)C (2)C (3)A
5.能源指的是能够提供可利用__________的物质,常见的常规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能量 煤 石油 天然气
6.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将实现哪种能量转换( )
A.光能→微波 B.光能→热能
C.光能→电能 D.电能→微波
答案:C
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试完成以下三个题目: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 )
A.酸雨 B.臭氧层的破坏
C.人口的急剧增长 D.温室效应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 B.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
C.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D.大气中氟利昂含量的增加
(3)大气臭氧层( )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的温度较低
B.能散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之害
C.是大气层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我们应该加以保护
D.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减少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答案:(1)C (2)B (3)D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市区禁止摩托车通行是为了提高城区空气质量
B.无氟冰箱的使用会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C.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白色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