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一氧化碳 B.黄曲霉素 C.甲醛 D.水
2.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
A.红烧鱼 B.凉拌黄瓜 C.炒青菜 D.红烧土豆
3.具备化学知识会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科学。以下对营养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淀粉在淀粉酶和水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是化学变化
B.蛋白质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是化学变化
C.蔬菜中的维生素对人体很重要,食物纤维人体不能吸收,对人体毫无用途
D.蔗糖、葡萄糖、淀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
4.幼儿和青少年缺乏钙元素会引起的病症为(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佝偻病 D.贫血
5. 下列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食醋制无壳鸡蛋 B.用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蛋白质 D.纤维素
7.哈尔滨的冬天是出了名的“冷”。所以,有一些体育活动都转移到室内,其中羽毛球项目备受“冰城”人的青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项运动体力消耗较大、出汗较多,运动过后往往要补充一些淡盐水。
B.羽毛球上的羽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为了使运动服既吸水,又耐磨,常常采用“混纺”的方式。
D.球拍上击球用的“网线”有些是尼龙材质的,尼龙属于天然纤维。
8.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怀疑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将NH4NO3与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使用甲醛浸泡食物,以防止食品腐烂
9.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 )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淀粉在酶的催化下与水作用逐渐分解成葡萄糖
B.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应尽可能多的摄入
C.低血糖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
D.人的呼吸实际上是一个缓慢氧化反应的过程
二、填空题
11.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①米饭、②鸡蛋、③苹果、④白菜、 ⑤花生、⑥ 香油、⑦萝卜、⑧黄瓜、⑨鲜奶、⑩鱼肉 。(用序号填空)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 ;主要含糖类的有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
12.当前我县部分中小学推行“阳光食堂”工程。下表为某校食堂某天午餐部分食谱。
主食 荤菜 素菜
米饭 红烧牛肉 炒胡萝卜、炒黄瓜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富维生素的是 (填上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 。
(2)食堂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 。
13.夏季,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X
钙、磷、铁、锌
质量
92.5g
0.7g
0.2g
6.1g
6.8mg
17.1mg
(1)表中“X”是指有机营养素中的 。
(2)西瓜的“甜”是因其含有糖类,它是绿色植物 (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产物。
(3)幼儿及青少年缺 可引发佝偻病或影响身高。
(4)西瓜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字母)。
A.NH4HCO3B.KCl C.NH4H2PO4
14.“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翻沉,救援方法之一就是切割船底钢板。切割原理是利用乙炔(C2H2)与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金属。请回答:
(1)乙炔属于_____(填序号)。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2)乙炔(C2H2)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3)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5.下列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黑色粉末状固体,B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C、F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E的组成元素与水相同,且能用于杀菌消毒, G、H 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其各种物质的之间的反应如图(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B:_______ H: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表达式:
A反应生成B、C、D :_________。
G → H:_______。
16.在A~F六种物质中,A是有些装饰材料释放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其溶液可浸制动物标本,B、D、E为气体,C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液体,F为营养物质,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
(3) B+C—→D+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①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②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③ 碘液(滴) 1 1 1
④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⑤ 观察现象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多选)
(2)最简便的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是收集并稀释唾液,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是 .
(3)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18.田老师为让学生更好理解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在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有白色絮状沉淀
② 将①所得沉淀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沉淀完全溶解
③ 在装有硫酸铵晶体的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 沉淀完全溶解
④ 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乙酸铅溶液 有沉淀
⑤ 将④所得沉淀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沉淀未溶解
(1)实验①②③研究的蛋白质的特性是 (填“盐析”或“变性”);
(2)补充实验②的目的是说明实验①中蛋白质发生的 (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3)设计对比实验①、③的目的是 ;
(4)针对实验④,小黄同学提出了质疑:使蛋白质发生上述变化的是否为重金属离子.请补充完成实验⑥,供选择的试剂有:鸡蛋清、蒸馏水、食盐水、硫酸铜溶液、浓硝酸.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⑥ 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五、计算题
19.为测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计算:
(1)碳酸钙也可用于人体补钙,缺钙会引起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20.实验室要检验某补钙剂的质量分数,现将该10克补钙剂制成粉末与20g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27.8g。
(1)青少年缺钙出现的疾病是 。
(2)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的CaCO3质量为多少?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试卷第4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一氧化碳会使人缺氧中毒,A选项错误;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B选项错误;甲醛能够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C选项错误;水是人体所必须的物质,D选项正确;故选择D项。
2.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红烧鱼中富含蛋白质;B选项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选项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D选项红烧土豆中富含油脂和糖类,故答案选择A
考点: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3.C
【解析】食物纤维人体虽不能吸收,但具有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等功能,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有机物。
4.C
【解析】幼儿和青少年缺乏钙元素会引起佝偻病,故选C。
5.C
【解析】
试题分析: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故可用食醋制无壳鸡蛋,正确,B、紫卷心菜汁液能与酸碱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用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颜色、异味吸附,而要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或蒸馏,错误,D、棉纤维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纤维是动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正确,故选C
考点:酸的性质,酸碱指示剂,硬水软化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6.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属于糖类的是蛋白质,故选C
考点:糖类物质
7.D
【解析】A、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尿素,人在健步走一段时间后,会出大量的汗,应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正确;B、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的功能,正确;C、纯棉衣服具有吸水性,为了使运动服既吸水,又耐磨,常常采用“混纺”的方式,正确;D、球拍上击球用的“网线”有些是尼龙材质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错误。故选D。
8.C
【解析】A. 天然气泄漏,不能使用电器,以免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爆炸,错误;B. 草木灰显碱性,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逸散到空气中而降低肥效,错误;C.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D. 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错误。故选C。
9.C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中富含淀粉即糖类物质;B选项酒精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营养素;C选项鱼类富含蛋白质;D选项中含有大量水;故答案选择C
考点:营养素
10.B
【解析】A、淀粉是糖类,在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葡萄糖,正确;B、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较少,不能过多摄入,错误;C、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低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可以尽快补充葡萄糖,正确;D、人体的呼吸过程是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后,氧气与糖类物质发生缓慢氧化,释放能量,正确。故选B。
11.②⑤⑨⑩ ① ⑤⑥ ③④⑦⑧
【解析】米饭主要成分为淀粉,属于糖类;鸡蛋、花生、鲜奶、鱼肉富含蛋白质;苹果、白菜、萝卜、黄瓜富含维生素;花生、香油富含油脂。
12.(1)红烧牛肉 炒胡萝卜(或黄瓜) 糖类 (2)缺铁性贫血病
【解析】
试题分析:(1)动物肌肉里都含有丰富蛋白质,故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红烧牛肉;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富维生素的是:炒胡萝卜(或黄瓜);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是淀粉,属于糖类(2)食堂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病
考点:人类重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3.(1)维生素 (2)光合 (3)钙或钙元素 (4)C
【解析】试题分析:在六大营养素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故(1)表中“X”是指有机营养素中的维生素;(2)西瓜的“甜”是因其含有糖类,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3)幼儿及青少年缺钙元素可引发佝偻病或影响身高;(4)复合肥为化学式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故属于复合肥的为磷酸二氢铵。
考点:有机物、元素与人体健康、化肥的分类
14.②1∶12C2H2+5O24CO2+2H2O
【解析】
【详解】
(1)由乙炔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由乙炔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乙炔分子中含有2个碳元素和2个氢原子;
(3)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
15.KMnO4 O2 C6H12O6 KMnO4K2MnO4 + MnO2 + O2 CO2 + H2OC6H12O6 + O2
【解析】
【分析】
A是紫黑色粉末状固体,所以A是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B是氧气,C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所以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E的组成元素与水相同,且能用于杀菌消毒,能与C反应生成氧气,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所以F是碳,G是二氧化碳, G、H 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即光合作用,所以H是葡萄糖,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1)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H是葡萄糖,化学式分别为KMnO4、O2、C6H12O6;
(2)A反应生成B、C、D 是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KMnO4K2MnO4 + MnO2 + O2;G → H是光合作用,反应的表达式为:CO2 + H2OC6H12O6 + 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6. 甲醛 O2 6H2O+6CO2?C6H12O6+6O2 2H2O?2H2↑+O2↑
【解析】A是有些装饰材料释放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则A是甲醛,C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液体,则C是水,甲醛能与D反应生成水和B,则D可能是氧气,B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故F为葡萄糖,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E可能为氢气,因此:
(1)A为甲醛;
(2)D为氧气,化学式为:O2;
(3)B+C→D+F是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葡萄糖,其反应的条件是光照和叶绿素,故反应的方程式为:6H2O+6CO2 C6H12O6+6O2;
C→D+E是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 2H2↑+O2↑。
17.(1)①④②④③⑤;(2)试管、量筒、烧杯、蒸馏水;
(3)在100℃时淀粉酶失活,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
【解析】(1)要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设计的实验应该是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要相同;其次,还要注意实验步骤的设置:试管编号→加入等量淀粉糊→加入等量淀粉酶→不同温度下水浴相同时间→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稀淀粉溶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⑤观察实验现象.
(2)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用凉开水漱口,用小烧杯收集唾液2ML,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稀释唾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可见需要的实验仪器是试管、量筒、烧杯等.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放到100℃的水中,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所以会变蓝色.
【点评】探究实验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实验变量的设置是否单一,其次,实验步骤设置是否合理也是实验能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
18.
(1)盐析;
(2)不是;
(3)证明实验①中析出的沉淀是蛋白质而不是硫酸铵;
(4)实验操作: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取上述沉淀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实验现象:有沉淀,沉淀未溶解
【解析】
试题分析:
(1)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溶解性降低,会析出来;
(2)盐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对比实验①③可知沉淀的形状不一样,根据沉淀形状的不同,可以说明实验①中的沉淀不是硫酸铵晶体;
(4)要证明重金属离子能否使蛋白质发生变化,只要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如果有沉淀需要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即可.
故答案为:
(1)盐析;
(2)不是;
(3)证明实验①中析出的沉淀是蛋白质而不是硫酸铵;
(4)实验操作: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取上述沉淀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实验现象:有沉淀,沉淀未溶解
考点: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19.青少年会引起佝偻病或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 80%
【解析】
【分析】
(1)根据钙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判断;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详解】
(1)人体缺钙会引起的疾病,青少年会引起佝偻病、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25g+100g+110.8g-227g=8.8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1)佝偻病 (2)0.5克 (3)18.3%
【解析】【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由题目中所给的物质质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减少的质量为气体的质量,即二氧化碳的质量
佝偻病??
解:设10片该药剂中含CaCO3的质量为x,20g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y,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100???? 73?????????? ?????44
x?????? y?????????????(10g+20g-27.8g)???? ????????? ??????
??????????100/44=X/2.2
X=5克
73/44=Y/2.2
Y=3.65克
(2)5g÷10=0.5g???????????????????????????????
(3)3.65g÷20g×100%=18.3%?????????????????????
答: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0.5g,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