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孔乙己 课件(幻灯片21+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 孔乙己 课件(幻灯片21+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6 21:08:01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孔乙己确定目标一、分析孔乙己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二、感悟本文精巧的布局。
三、体会本文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涵着的沉重的批判力量。
四、深入解读人物的生命状态,倾听作者对生命的呐喊,并联系现实,关照自己的生命品质。

检查预习请同学们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①踱步(duó,小步慢走)
②哄笑(hōng,嘲笑)
③间或(jiàn ,偶然,有时候)
④不屑置辩(xiè ,认为不值得分辩) 我的设计
请同学们说出下面鲁迅作品的文体和出自哪部作品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雪》《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故乡》明确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乡》《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第1~3段),小说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故事发生的地点。
第二部分(第4~13段)。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三层,第12~13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1.这篇小说题目是“孔乙己”,开头三段却没有写孔乙己,而是先介绍了一个小伙计——“我”出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把握内容把握内容2.(学生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这一段正式介绍孔乙己出场,这也是孔乙己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请大家说一说,你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把握内容3.刚刚我们共同分析了孔乙己的一些典型特征,迂腐穷酸,好吃懒做,爱偷东西,等等。那么,孔乙己真的就是一个一点好处也没有的人吗?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第5~9段,感受另一个孔乙己。把握内容4.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大家先读一遍第9段,然后说一说,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把握内容5.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也是一个可悲的人。他的人生悲剧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请同学们思考最后一个问题: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答案1.社会因素: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
2.人的因素:周围人的冷漠
3.个人因素:悲剧的性格赏析语言这篇小说语言准确简炼,老辣深刻。请思考: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在这里,“偷”和“窃”到底有什么不同?)
赏析语言(3)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献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心态?“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难点突破1.这篇小说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全文,有什么用意?难点突破2.这篇小说除了孔乙己,还写了其他的一些人,比如小伙计、掌柜的、丁举人、酒客。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他们?他们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什么这样来描写他们?明确答案(1)小伙计。跟孔乙己一样,他也处于社会的底层。他受当时世俗的影响,对孔乙己采取轻视、冷漠的态度,但是,他没有丧失最基本的善良,内心深处还有一点对孔乙己的同情。?
?明确答案?(2)掌柜的。是一个唯利是图、媚上欺下、虚伪冷漠的人,他嘲笑孔乙己,只是为了取悦于众人;他记着孔乙己,只是因为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他在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时候,还“仍然同平常一样”“笑”,可见他已经冷血到毫无人性可言。
??明确答案 (3)丁举人。丁举人至始自终没有直接出现,小说是用侧面描写来刻画他的。他也跟孔乙己一样,都是读书人;不一样的是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他考中举人。当自己成功晋升于统治阶级时,便开剥削低层的劳苦人民,甚至对和自己曾经一样寒窗苦读的多次落榜而生活潦倒的孔乙己毫无同情心,他这一形象不仅反映了作为封建卫道者的官僚阶级对底层人民生命的践踏漠视,也反映了科举制度使人麻木不仁,丧失人性的本质特征。
布置作业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之后的孔乙己》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设想要合理,要运用合适的细节描写,不少于400字。谢谢!课件15张PPT。孔乙己鲁迅确定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孔乙己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探究孔乙己悲剧的成因,归纳本文主题。把握内容请同学们速读一遍课文,然后,概括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明确答案人物:长衫主顾,短衣帮,“我”,掌柜的,孔乙己,丁举人
情节:孔乙己两次到酒店喝酒
环境:咸亨酒店分析人物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孔乙己?他又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先用小序号标注出课文段落,然后,以旁批的形式重点从描写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明确答案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迂腐穷酸、自命清高,虽然有些小毛病但是却不失善良与天真的失意的读书人形象。揣摩语言这篇小说的语言简洁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请阅读下面几句话,思考后面的问题。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揣摩语言(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偷”和“窃”到底有什么不同?)
(3)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献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心态?“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明确答案这些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他拼命维护自己作为读书人的身份,第一个“排”字,既表现了孔乙己拮据而又穷酸的本相,又表现了他想表明自己比其他人优越的心理。“偷”和“窃”本质上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窃”是书面语,是读过书的人才知道的,孔乙己就是用这样可笑的方式拼命彰显自己的读书人身份。“捞”是简单获取的意思,用在这里是众人奚落、嘲讽孔乙己无能。这是在揭孔乙己的精神疮疤,所以,他才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个“笼”字又体现了孔乙己痛苦、无助、羞愧、无地自容的窘况。揣摩语言(1)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一个“许”字,你能读出什么意味?)
(2)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你能感受到掌柜是一个怎样的人?)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答案第一个“许”是也许的意思。这漫不经心,模棱两可的回答,透着一股刺人的凉气,说明了他们对孔乙己的冷漠。第二句话,“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说明了掌柜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变得麻木不仁。最后一句,“大约”“的确”这两个词并不矛盾,“的确”是事实,“大约”是“我”的态度:孔乙己死也好,不死也罢,这都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懒得去管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冷酷无情!把握主题思考: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哪些?明确答案孔乙己的好吃懒做。
丁举人把他的腿打折了,使他丧失了谋生的能力。
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漠不关心。
是封建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使他变得迂腐、穷酸、不切实际。
……把握主题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穷困潦倒悲惨一生的描写,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旧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也展示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凉薄,鞭挞了那个罪恶的封建社会制度。布置作业作文选作:《如果孔乙不……》;《假如孔乙己生活在现代》; 任选一件小事,用细节展现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