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2-23 20: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PAGE
必修2专题八 第 11 页 共 11 页 胡杭军(南马高中) 2008.11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内容]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学习要求]
第一课 欧洲的联合
学习要求 知道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分析欧洲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了解欧元的诞生;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体会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说明 本课学习重点是“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一目。学习中要注意搜集“欧盟”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其影响,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发展的亚太
学习要求 知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体会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说明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两目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学习中,要注意搜集这相关资料,特别是中国参加APEC会议的资料,了解它们建立的史实及影响,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扩大的东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学习要求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初步懂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说明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突破国家的界限”、“为了世界的发展”三目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学习中,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搜集相关资料,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甘落后的非洲”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一课 欧洲的联合
知识与能力
知道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分析欧洲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了解欧元的诞生;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
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①区域经济集团化:欧洲:欧共同体→欧盟;亚太地区: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②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一、欧洲联合的进程
1、联合的进程
进程 时间 大事记
起步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发展 1967 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1993 “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深化 2002 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2005 欧盟扩大为25国
2007 欧盟扩大为27国
☆欧洲的联合从煤钢联合开始。为什么?
当时的欧洲正在恢复经济,而钢铁材料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物资。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西欧在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德国的鲁尔、萨尔及比利时的南部煤炭资源丰富,法国的洛林和卢森堡拥有铁矿,虽然煤铁空间分布彼此靠近,但被国界分割开来。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更是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法国控制着欧洲最大的铁矿产地洛林地区,而德国拥有蕴藏着欧洲最丰富的煤炭产地鲁尔盆地。双方都急需彼此的资源以生产更多的钢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法国把德国的复兴视为对自己安全的潜在威胁,但重整军备首先总是在煤、钢、铁的增产过程中显其端倪,如果建立起法德煤钢联营机制,“那么两国中的任何一国都能察觉到重整军备的初步迹象,这对法国将起着极大的安定人心的效果”。
将法德的煤钢工业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进行煤钢联合既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原料实现共管,不但没有了战争发生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合作的进行,法德两国利益日益趋同,消除了战争发生的根源。
法国外长舒曼在1950年提出:法国政府建议在德法两国建立一高级联合机构管辖两国的煤炭、钢铁生产,该机构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将改变本地区的命运,变过去的武器生产地和战争受害区为和平区。联合生产建立起来的两国团结,消除了法德之间战争的物质基础,使战争爆发变得不可想象。 ——《舒曼计划》
2、联合的特点
由武力征服到和平联合(拿破仑、希特勒)
由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的一体化(煤钢联营到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统一货币)
由经济到政治的一体化(欧共体---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
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6国到2007年27国,并有继续扩大趋势)
二、欧洲联合的原因
1、必要性
欧洲面临苏联威胁、美国经济渗透与政治控制,需要联合自强;
为了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欧洲经历近代战争的深刻教训,维护和平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资源、技术等领域,日益要求加强合作。
2、可能性
欧洲的地理结构为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统一思想由来已久;
维克多·雨果:总有一天,到那时… …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法、德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和基础。
三、欧洲联合的影响
1、对欧洲
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
欧洲的与发展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开创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对中国
经济上:利弊并存。
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
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欧元的影响
1、欧元的启动将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
2、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还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它将改变世界货币力量的对比关系,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二课 发展的亚太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过程与方法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史实,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组织的意义。
一、东盟(ASEAN)
1、成立背景
世界形势:在“冷战”格局中期望摆脱控制,寻求发展。
地区形势:在矛盾重重,经济落后的地区局势下要求消除矛盾,加强联合、繁荣经济、维护和平。
2、发展历程
前身:东南亚联盟,马、菲、泰三国。
东盟(全称: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1967年《曼谷宣言》的发表,五个创始国——印(尼)、菲、新、马、泰。
扩大: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先后加入
3、特点:是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其合作内容既有经济合作,又有政治合作,都是发展中国家,且差异性明显。
4、影响
促进东盟自身发展: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稳定。
推动经济全球化。
5、10+3会议——3指中、日、韩三国;10+1会议——1指中国。
标志整体上体现一个稳定、和平、联合与充满活力的东盟。蓝色象征和平与稳定、红色象征勇气和活力,白色象征纯洁,黄色象征繁荣。10条纵向的曲线象征着东盟的创立者们在创建这一组织时的愿望——10个东南亚国家在和平与稳定中紧密团结在一起。圆圈象征着东盟的团结。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世界形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美国认识到,要与西欧、日本角逐,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必须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地区形势: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各自的经济利益。
2、成立
1985年,美、加首次提出
1987年,美与墨西哥
1988年,美与加拿大
1992年美、加、墨签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4、认识
作用:三国经济的互补性扩大了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发展。
问题:由于各成员国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对欠发达的墨西哥造成民族工业受损的后果。
启示: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②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③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如何避害趋利。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原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加深了各国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增强。
2、成立
倡议者: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1989,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澳大利亚)
1991,中国、台湾、香港加入
★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3、特点
由最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经济结构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第一,从其范围来看,它超越一个地区,跨越了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第二,从其成员来看,它包括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又有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从其成员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它包括经济发展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
基本组织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主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原则。
性质: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
合作方式的创新:APEC在18年中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方式,即“APEC模式”,其特点是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方式有其独特性,导致这种独特方式的原因有哪些?
成员国实力大小不等;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成员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同;成员国社会经济制度不同;各成员国不互相连接。
4、意义
促进了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及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壮大不仅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发展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一个新模式,为世界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名称 成立时间 成员 性 质(特点)
欧盟 1993年 27国(布鲁塞尔) 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东盟 1967年 10国(曼谷) 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年 美、加、墨 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贸易集团。
亚太经合组织 1989年 21国(堪培拉)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
非洲联盟 2001年 53国 非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是集政、军、经一体的政治实体
☆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背景: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两极格局的解体;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本质: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影响:标志着在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在发展中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发展中国家加入经济区域组织有何利弊?
1、有利: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
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2、不利
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知识与能力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初步懂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
确立:1944年7月,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
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影响: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动荡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国际金融机构
成立:1945年。
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
特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力。
3、关贸总协定(GATT)
起因:1943年,美国为了占领世界市场,建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成立:1947年10月,英、美、法、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总协定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地位和作用: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全球化
1、发展历程
1947年10月,英、美、法、中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1948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开始实施
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
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
性质 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正式的国际组织
管辖范围 部分货物贸易 货物、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
承担义务 随意 硬性
3、中国入世
(1)原因
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需要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缺少中国。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利弊之间谁大?
机遇: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说明:利大于弊。
三、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2、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手段)
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
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催化剂。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3、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
(1)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孕育着更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动荡。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2)应对策略
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
求同存异,加强合作。
制定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科学措施。
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珠海宣言》。
4、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消极:全球化的利益风险极不均衡;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更大;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受到冲击和挑战,因而给国家、社会稳定以及地区发展带来威胁。
发展中国家应对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区别: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