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1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1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6 13:42:58

文档简介

1、秦朝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楚汉之争是指谁和谁的战争?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1、掌握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2、掌握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措施)、结果。
3、掌握理解文景之治的内容及影响。
  
  
目标引领
1、自学课本,找出知识重点。(3分钟)
2、小组讨论列出知识框架。(5分钟)
3、小组代表反馈。(2分钟)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1、汉高祖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内容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2、文景之治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3、秦朝统治者和西汉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说明了什么?(练习册P34第八题)
一 、西汉建立
阅读课本51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半分钟。
独立自学
年 建立 朝,定都 (今陕西 西北),史称“ ”。
公元前202
刘邦

长安
西安
西汉
想一想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按:醇驷即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所驾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
1、西汉建立之初,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假如你是汉高祖,你首先要做的事应该是什么?
议一议
——恢复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汉高祖是怎样做的呢?
背景(原因):
二 、休养生息政策
(1)汉初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
(2)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
兵皆罢归家;
鼓励耕织;
轻徭薄赋。(十五税一)
内容:
汉高祖(刘邦)
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结果
三、文景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文帝和景帝都实行了哪些措施?
(1)提倡以农为本。
内容
(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降到三十税一。
(3)以德化民。
(4)勤俭治国。(汉文帝以身作则)
影响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国库充盈
国力增强
西汉建立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时间___都城___开国皇帝___
背景(原因)
内容(措施)
结果(影响)
内容
影响
小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型 年级 学 科 课时 主备人
新授 七 历史 1 付敏
教学目标 1、掌握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2、掌握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措施)、结果。
3、掌握理解文景之治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措施)、结果。 2、掌握理解文景之治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掌握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措施)、结果。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图片展示、分析总结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1、复习 1)秦朝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楚汉之争是指谁和谁的战争?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自主学习指导 1、自学课本,找出知识重点。 2、小组讨论列出知识框架。 3、小组代表反馈,教师总结(知识框架见板书设计)
合作探究活动 1、汉高祖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内容时什么?结果怎么样? 2、文景之治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秦朝统治者和西汉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说明了什么?(练习册P34第八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懂得了什么道理?
当堂检测 练习册P34 1-8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