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时的隋朝

文档属性

名称 繁盛一时的隋朝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3-05 15:33:00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
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一时国家统一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连连.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换雷塘半亩田.君王:雷塘:隋炀帝扬州 1.为什么拥有平陈伟业的隋炀帝死后只有雷塘半亩田作为埋骨之地?? 2.隋朝的治乱兴衰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经验与教训?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北朝
(北周)
南朝
(陈)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隋朝
(589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渡江攻入建康灭陈,一举统一了南北.?南北重归统一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一 、南北重归统一?????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隋文帝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代周自立,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广所弑. 隋朝结束了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
江山来之不易,守之更难.那么摆在隋文帝面前最迫切
的一项任务是什么呢??巩固统治三省六部制皇帝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使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发展到群相制,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在一个版图辽阔的国家巩固统一的局面,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为唐宋所沿用.六部则沿用到清末.
想一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依据是什么?只看门第,不问才华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剥夺了士族把持仕途的特权,开始科举考试
选用官吏,这是最早的科举制,它为一般地
主阶级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隋炀
帝时,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考试诗
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这标志着
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想一想:
以科举制来选拔官吏的办法最受什么样的人
欢迎?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科举制最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欢迎,有利于知识分子参与
政权,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也为国家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所
以一直沿用到清末,长达1 300多年.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返回阅读材料:
材料一:据《通典》记载,隋朝初期,北方户口有360余万,灭
陈以后又得到50余万,总计全国户数有410余万,口数3 000余万。
经过20 多年的生息与检括,到了大业五年(609年),全国户数猛
增到890余万,口数达到4 600余万。
材料二:据《通典》记载,隋统一全国之初,有耕地1 900余万
顷,到隋炀帝使增加到5 500余万顷。
材料三:隋代仓储丰盈。开皇十二年(592),有司奏:“府藏皆
满,无所容,积于廊庑”,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蓄更加丰厚,
可供五六十年之用。这些物资一直到唐代贞观年间还在使用。 通过对这三则材料的阅读,你对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了什么印象?繁荣开皇之治隋炀帝隋炀帝南巡琼花“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百家争鸣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605年开始)一心:洛阳二端:涿郡,余杭三点:洛阳 ,涿郡,余杭
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水: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江都(扬州)长安六省: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
浙江三点:北捉(涿郡)南鱼(余杭)落(洛阳)中心涿郡江都余杭永

渠通  济  渠邗 沟江

河洛阳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605年开始)扬州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一部分)大运河扬州段返回思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1.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2.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3.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4.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畅所欲言: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汴河直进船》
材料三: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各抒己见: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思路分析] 要全面来考察 [解题过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
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各抒己见: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为苏伊士运河的20倍,巴拿马运河的38倍。1 4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依靠智慧和双手创下如此辉煌伟业,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功:贯通南北,加强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罪: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评价大运河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教训: 隋炀帝的很多措施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即使是正当的措施,如果时机不对,也只能发生悲剧,必须要考虑社会的承载能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有稳定,社会才能发展。后来的唐太宗接受隋亡的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杨广(在位604-618年):征高丽,开运河,造洛阳东宫,终导致民不聊生,烽火四起,十八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起。有50余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50万以上,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汗,互相征伐。最后胜利属于隋朝的太原大将李渊,接替隋建立唐王朝,使中国再度统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还。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问题:比较胡曾、皮日休观点的异同点,概要分析他们的观点。 答案:胡曾、皮日休都认识到大运河方便了隋炀帝巡游江南的不利一面,但皮日休更强调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胡曾把隋亡之因归于开凿大运河,没有认识到隋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隋炀帝的暴政。
探究活动今日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何区别?拓展延伸:我国正在申请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觉得我们该做些什么?巩固强化
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 )
A.581年 B.589年 C.587年 D.618年
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D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作用是 (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4.下列事件,不属于隋文帝时期的是 ( )
A.确立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C.废除九品中正制 D.国家统一,经济繁荣CB5.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6.下列不属于隋炀帝暴政的内容是 ( )
A.制定严酷的刑法
B.巡幸江都,搜刮百姓
C.营建东都洛阳,建造豪华的宫殿
D.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耗费大量民力CA7.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 )
A.江南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永济渠
8.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
A.隋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9.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CAA课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 《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中“此河”是指什么河?
2、 “水殿龙舟事”又是指什么?
3、你认为此河的开凿有何“功”?
4、假设你是一名隋朝的运粮官,要从余杭押运一批粮食到都城长安?,请简述你的航线。一.南北重归统一
1.建立 581年 杨坚 长安
2.隋朝统一 589年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 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开通的情况
3.评价知识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