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复习课课件制作:伊敏河镇学校 佟力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自学探索环节1、学生观察88页插图《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思考回答:
?? A.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
?? B.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2、“万急,延安
?? 毛泽东先生勋鉴:
??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各重要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近切悬盼这至。” 从字面看,蒋介石“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 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自学指导一: 自学指导二: 3、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为什么还要赴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 4、课本89页《毛泽东领导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图,思考: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和解放军如何应对?
5、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知识整理环节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
美国支持扶蒋反共
继续独裁统治共产党:
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和平民主人民厌倦战争,渴望和平重庆谈判蒋介石准备内战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发动内战进攻陕甘宁解放区蒋介石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战略决胜重庆谈判背景:美国扶蒋反共,
蒋介石准备内战。电邀原因:争取时间,欺骗人民。赴谈原因:争取和平,戳穿阴谋。谈判结果:和平建国,“双十协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武昌西安 延安孟良崮大别山三军配合三军配合南京为什么主攻方向选在中原地区?
攻锦打援攻锦打援先打两头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47万东北全境解放第一次数量上超过敌人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8年11月55万52万平津战役解放华北全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抢答检验阶段看谁学得好、找的准、答的对?
来证明一下自己吧!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D? )
A、讨论停战问题?????????B、讨论成立联合政府
C、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D、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 (?B?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3、率部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的领导人是(?B )
A.毛泽东、周恩来??????????????B.刘伯承、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 D.朱德、陈毅1、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
2、重庆谈判蒋介石和中共的的目的( )
3、人民军队什么时候转入反攻的( )
4、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进攻( )
自学指导三:5、排列三大战役发生的顺序、从北到南分别是( )
6、你认为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最主要原因( )
7、你知道2009年是渡江战役多少周年?( )
中考考点剖析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想想看,他们谁说的对?(课本P90) 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中考考点解析 他们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个问题的。
女同学说对了一个方面: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相当大。
男同学说对了另一方面:解放军其他各战场同时也转入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开始。
答: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一、 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
二 、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三 、 人民群众大力支前。
这就能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中考考点解析(p94)阅读下面毛泽东在1949年5月写的一首七律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
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
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
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国民党
失败的原因?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政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共产党方面:有中共正确领导有马列毛理论指导,
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主义发展道路有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有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中共领导人民走
社会主义道路,是
近代历史发展的必
然,是中国人民
的选择小结:
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一百五十多万;
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就完蛋;
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