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单元《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单元《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27 22: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有差异
C. 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D. 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2.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 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C. 连续分裂n次,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 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3.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
A. 24%,22%
B. 22%,28%
C. 26%,24%
D. 23%,27%
4.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上述现象表明( )
A.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B.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 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5.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 2种
B. 4种
C. 5种
D. 8种
6.下图是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合成RNA的过程分别是b、e
B. a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 a、d过程需要的酶相同
D. 图中各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7.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 两种
B. 四种
C. 五种
D. 六种
8.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 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 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9.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 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
C. 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酶
D. 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
10.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B. 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 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D. 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
11.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过程a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 过程b和c为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C. 过程a、b、c、d、e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过程d、e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中
12.某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DNA,其一条链上的局部序列为ACGCAT,以该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称为cDNA)。由这条cDNA链为模板复制出的DNA单链上,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
A. ACGCAT
B. ATGCGT
C. TACGCA
D. TGCGTA
13.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B.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 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 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14.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
A. 环境因素限制了有关基因的表达
B. 两种均为基因突变
C. 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D. 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15.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
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
16.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结合,这些抗生素阻断了下列过程中的 ( )
A. 染色体活动
B. DNA复制过程
C. 转录过程
D. 翻译过程
17.科学家发现,一种动物能否被驯化并和人类友好相处,取决于这种动物的“驯化基因”。在生物体中,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
A. RNA→蛋白质(性状)
B. RNA→DNA→蛋白质(性状)
C. DNA→蛋白质(性状)
D. DNA→RNA→蛋白质(性状)
18.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参与的是( )
A. 核糖体
B. tRNA
C. 氨基酸
D. 解旋酶
19.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
A. 75对碱基
B. 78对碱基
C. 90对碱基
D. 93对碱基
2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 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
C. 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 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
21.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 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 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22.在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 )
A. 基因
B. mRNA
C. tRNA
D. 遗传密码
23.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A. TGU
B. UGA
C. ACU
D. UCU
24.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的物质的局部结构图,请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代表的过程如果与⑤形成有关,那么A所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图乙过程合成的
B. 图乙和图丙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但图乙和图丁中的④所表示的含义相同
C. 图丙虚线表示的是氢键,一定会出现在图乙①③所代表的物质的合成过程中
D. 如果用35S标记A所对应的单体,那么35S可出现在图乙、图丁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25.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 真核细胞内,一个 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 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 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___条链。
(2)逆转录酶催化_______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3)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
27.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了通过DNA重组可以实现细菌间________的转移。
28.右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
(2)过程②称为,催化该过程的酶是。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或“由b到a”)。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
29.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相应的字母并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上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氨基酸(?)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供选答案: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C)、精氨酸(AGG)。
(3)DNA双链中,__________________链为转录模板链,遗传密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链上。
30.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观察下图分析: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
(3)细胞中能发生________过程。
(4)真核生物中,过程a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b的原料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是人体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DNA单链中涉及4种脱氧核苷酸,转录产生的RNA中含4种核糖核苷酸,故该过程涉及8种核苷酸,不同组织细胞表达的基因具有选择性,故转录产生的mRNA有差异。
2.【答案】C
【解析】 A项,小鼠乳腺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其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DNA中含氮碱基有A、G、C、T 4种,RNA中含氮碱基有A、G、C、U 4种,故小鼠乳腺细胞中含氮碱基共有A、G、C、T、U 5种;根据含氮碱基与五碳糖的不同,细胞中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有4种,故小鼠乳腺细胞中共有8种核苷酸。B项,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时,以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将遗传信息由模板链传递到mRNA。C项,将小鼠乳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原料中不含32P),连续分裂n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有2n个,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其中只有2个细胞含32P,因此,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细胞占2/2n,即1/2n-1。D项,基因翻译时,每种tRNA上的反密码子对应mRNA上一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61种,而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所以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3.【答案】A
【解析】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题干分析知,在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分别占该核苷酸链碱基的22%和28%,那么,由该链转录出来的信使RNA中的鸟嘌呤G等于该链中的胞嘧啶,即(1-54%)-22%=24%,胞嘧啶等于该链的鸟嘌呤,即22%。
4.【答案】C
【解析】同一株水毛茛,其遗传物质相同。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说明表现型不仅取决于基因型,还与环境因素有关。C正确。
5.【答案】C
【解析】碱基A可形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两种,碱基C也可以形成两种核苷酸,T只能形成脱氧核苷酸。所以A、T、C共可参与构成5种核苷酸。
6.【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合成RNA的过程都是b,A错误;a过程表示DNA复制,发生在间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a、d过程分别是D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它们需要的酶不相同,a过程需要DNA聚合酶,d过程需要逆转录酶,C错误;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过程都有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
7.【答案】C
【解析】A、T、C能构成三种脱氧核苷酸,由于核糖核苷酸中没有T碱基,A、C能构成两种核糖核苷酸,因此A、T、C能构成五种核苷酸。
8.【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可知,A项是错误的;由于是多基因控制的这一性状,所以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依据表现型的概念,可知黄曲霉毒素致癌不属于表现型,但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9.【答案】D
【解析】若X是DNA,Y是RNA,则Z是RNA聚合酶,A错误;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C错误;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即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D正确。
10.【答案】D
【解析】密码子是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能决定一个氨基酸,CTA含有碱基T,是DNA分子的一部分,A项正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B项正确;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同一种密码子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决定的氨基酸相同,C项正确;密码子有64种,其中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故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a为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b、c分别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B正确;d、e为逆转录和RNA复制,只发生在遗传物质为RNA的病毒中,D正确;DNA复制、转录、翻译及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中,都需要模板,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12.【答案】A
【解析】ACGCAT的互补链为TGCGTA,以此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为ACGCAU,它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称为cDNA)为TGCGTA,由这条cDNA链为模板复制出的DNA单链为ACGCAT。
13.【答案】C
【解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特定氨基酸的碱基三联体,因此密码子中肯定不含碱基T。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而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只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终止的信号。密码子在生物界中是通用的。
14.【答案】A
【解析】蒜黄与韭黄的形成是由于缺乏光照,叶绿素不能合成,不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15.【答案】A
【解析】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生物体的性状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
16.【答案】D
【解析】抗生素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或者阻止tRNA和mRNA结合,均是阻止翻译过程。
17.【答案】D
【解析】DNA→RNA→蛋白质是细胞生物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只有少数逆转录病毒和具有RNA复制酶的病毒分别以RNA→DNA→RNA→蛋白质和RNA→蛋白质为控制性状的途径;DNA→蛋白质还没有在生物体内发现。
18.【答案】D
【解析】解旋酶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过程。
19.【答案】D
【解析】mRNA中相邻3个碱基的排列顺序称为1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除终止密码子外,其他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两者间数值比为1∶1,转录时基因的长度与mRNA长度相同。氨基酸数×110-(氨基酸数-1)×18=2 778,得氨基酸数=30,所以基因长度为:(30+1)×3=93对碱基。
20.【答案】D
【解析】遗传信息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上具有密码子,tRNA具有运载氨基酸的作用。构成DNA的碱基是A、T、G、C,构成RNA的碱基是A、U、G、C,故它们的碱基不同。
21.【答案】D
【解析】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①中有A-T配对,②中有A-U配对,A错误;②的场所是细胞核,③的场所是细胞质,B错误;①需要DNA聚合酶,②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由多肽的长度可知,③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D正确。
22.【答案】C
【解析】tRNA既能识别特定的氨基酸,又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从而准确地为氨基酸定位,所以tRNA在二者间充当“翻译官”。
23.【答案】C
【解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上的碱基序列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前两个碱基分别是AC或UG,根据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可知第三个碱基是U,结合选项可知,只有C项正确。解题过程中要注意mRNA上与反密码子中的碱基A配对的碱基是U。
24.【答案】B
【解析】图甲表示酶促反应,A表示酶,催化C和D脱水缩合成B物质,而图丁的产物正是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⑤为肽键,A项正确;图乙中①②③分别代表mRNA、核糖体、tRNA,图丙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磷酸、核糖和碱基,图丁中的④代表R基,图乙中的④代表肽链,两图中的④所表示的含义不相同,B项错误;图乙为翻译过程,其中的mRNA与tRNA的配对可由图丙代表,氢键也出现在mRNA和tRNA形成过程中,C项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的R基团上含有S元素,用35S标记氨基酸,35S应在图丁的④(R基)上,也会出现在图乙④(肽链)上,D项正确。
25.【答案】C
【解析】依图示,该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可直接判断出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是在mRNA上移动的。
26.【答案】(1)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两 (2)③ RNA ①②  (3)⑤ 核糖体 (4)提示: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
【解析】(1)①是DNA复制,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过程,即③,只发生于RNA病毒中,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要先解旋,即都需要解旋酶。(3)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4)若单链DNA也可指导蛋白质合成,则遗传信息也可由DNA→蛋白质。
27.【答案】(1)① (2)S 重组的DNA(或重组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3)性状
【解析】 (1)由图可看出经过①处理后得到了DNA分子,所以①是将S型菌杀死的过程。(2)导致小鼠患败血症的是S型菌,R型菌转化成S型菌,说明重组的DNA进行了表达,最终产生了有荚膜的S型菌。(3)基因可以控制性状,由第(2)题可知,细菌间的DNA重组可以实现性状的转移。
28.【答案】⑴中心法则⑵转录 RNA聚合酶酪氨酸 ⑶由a到b能迅速合成较多的肽链(蛋白质)或大大增加翻译的效率(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⑴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为中心法则。⑵过程①是DNA分子复制,过程②是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已知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说明密码子是UAC,对应的氨基酸是酪氨酸。⑶根据肽链合成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由a到b。多聚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是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
29.【答案】(1)GCA CGT (2)半胱氨酸 (3)a c

【解析】DNA模板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如将T换为U就与转运RNA中的碱基顺序相同;DNA非模板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如将T换为U就与信使RNA中的碱基顺序相同。
30.【答案】(1)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c d (3)a、b、c (4)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种核糖核苷酸
【解析】 图解中a、b、c、d、e分别表示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的复制,其中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时需要tRNA运载氨基酸,a、b、c在细胞生物中均能发生,d、e只发生在RNA病毒中。在真核细胞中,a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