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34张PPT+练习):第6课时 物质的特性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34张PPT+练习):第6课时 物质的特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26 18:32:50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PART ONE第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第6课时 物质的特性考点一 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a]1. 物质的溶解性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      。影响因素:物质的     、外界
的    等。?
2. 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                     。?
3. 一般情况下,能在水中溶解的固体物质随着温度升高、颗粒变小、搅拌而溶解加快。溶解能力性质温度温度的高低、是否搅拌、物质颗粒的大小等【提醒】 溶解能力反映的是物质在溶剂中完全溶解的数量的多少;溶解速度是指物质溶解的快慢,溶解快并不等于溶解能力强。考点二 描述和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1. 物理变化:             的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如玻璃破碎、冰雪融化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
2. 化学变化:            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     、    、     、    、    、    等现象。如铁的生锈、煤的燃烧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粒子。?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吸热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考点三 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a]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性质是否需要发生     才表现出来。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     、    、    、    、    、    、    等。化学性质包括:物质的    、    、    、    等。?化学变化颜色气味味道状态熔点溶解性导电性可燃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考点四 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能影响物质的性质[b]1. 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2. 物质种类、物质状态、压强会影响物质的密度。
3. 压强会影响物质的沸点。考点五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a]1. 质量表示       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    、    、    、
    的改变而改变。?
2. 常用单位是    ,符号为    。?
3. 实验室中常用    测量物体质量。天平使用:①调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称量时,待测物体放   ,砝码放    ,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它的    ,否则会损坏天平。③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4. 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首先看天平的      和    ;②不能用手去摸     ?
和    ;③取放砝码要用镊子;④潮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放在    里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在天平两盘各放同样的    ,然后称量。?物体含有物质形状状态位置温度千克kg天平“0”刻度线左盘右盘称量镊子分度值称量游码砝码烧杯白纸考点六 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及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b]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 ℃时水的密度是     kg/m3
=1 g/c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000考点七 应用ρ= 进行简单的计算[c]1. 密度公式:      。?
2.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作:        。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 和克/毫升,符号分别
是:       和       。?
1 g/cm3=    kg/m3,?
1 g/cm3=    g/mL。?
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体积,求物体的质量:m=    。?
(2)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质量,求物体的体积: V=    。?
(3)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再通过查密度表可以鉴别是什么物质。千克每立方米g/cm3g/mL1×1031ρV考点八 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量固体或液体的密度[b]1. 原理:      。?
2. 测形状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1)利用    测出一些必需的数据,结合计算体积的公式,算出固体的体积。?
(2)利用    测量固体的质量。?
(3)由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刻度尺天平探究一 物态变化的认识例1 [2017·眉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总喜欢往水底游动
B.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实验室常将固体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实验以控制反应速率
D. 对于人体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A例2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
A. 溶质的性质
B. 溶剂的质量
C. 溶剂的性质
D. 温度B探究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3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图6-1C例4 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 (  )
图6-2C例5 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配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B探究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6 下面是单质家族“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图6-3A例7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③氧气用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铜制作导线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答案】D
【解析】氢气密度比空气的小,用于填充气球;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上述氢气、干冰、铜的用途都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甲烷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氧气具有氧化性,用于气焊。甲烷、氧气的这些用途都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例8 [2015·宁波]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 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 小苏打在蒸馒头时作发酵剂
C. 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 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答案】A
【解析】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是利用物质状态变化,所以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点拨] 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为化学性质;物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探究四 ρ= 的应用例9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 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 一个苹果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头牛 D. 一辆家用轿车【答案】C
【解析】首先估测出一间普通教室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再根据公式m=ρV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然后根据生活经验估算4个选项中物体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例10 五一期间,小明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     ,瓶内气体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变大【解析】瓶内水没有出来,外界的水分没有进入瓶中,因此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益阳大气压比西藏高,所以瓶内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会变大。例11[2015·衢州] 《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 mL、300 mL、350 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 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图6-4(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探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    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的水的体积。
(3)已知往300 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 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 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有关。容积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堆满杯子,将水槽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溢出杯子的水的水量,从而计算出留在杯子里的水量,该水量就是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和投入物体与杯子内壁的间隙【解析】 (1)三个塑料杯的容积不同,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探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容积有关。
(2)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的方案有:
方法一:先将小钢珠填满杯子,然后在量筒里量取一定量的水V0,再将量筒里的水慢慢倒入杯子中,当水满到杯口时,读出量筒里剩余的水量V1,从而计算出倒入杯里的水量(V0-V1),该水量就是采用投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
方法二: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堆满杯子,将水槽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溢出杯子的水的水量,从而计算出留在杯子里的水量,该水量就是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点拨] ①已知塑料杯的容积,利用排水法,用塑料杯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小钢珠排开水的体积,即可计算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②鹅卵石体积大于小钢珠体积,放入容器中后相互之间间隙较大,排开水的体积小,投满鹅卵石后杯中水位仍然偏低;用沙子填充鹅卵石之间的空隙,水位上升,据此分析乌鸦能喝到水的影响因素。探究五 密度的测量例1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图6-5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6-5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4 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mL。?水平左30(4)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m2=    g。?
(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71.01.1例13 [2018·重庆B卷] 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6-6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接着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    g。?
图6-6水平右42(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    ,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她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    cm3,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     ,鸡蛋的体积
为    cm3。?
(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    g/cm3。?
(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计算出鸡蛋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相平2相平401.05偏大例14 [2015·台州] 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时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 g/cm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 0 g、m2=132. 0 g、m3=141. 6 g,利用这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图6-7所示。结合实验图解,得出ρ食盐水=    g/cm3。?
图6-71.12[点拨] 先根据m水=m2-m1计算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计算出水的体积,食盐水的质量m食盐水=m3-m1,水的体积和食盐水的体积是相等的,最后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食盐水的密度。例15 [2018·眉山] 如图6-8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20 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
图6-8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
(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在中央刻度偏左,小陈同学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3)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总质量m总=123. 2 g。?零右平衡螺母镊子(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可得m=       g,?
则液体的密度ρ=    g/cm3。?150.61.37例16 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6-9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 mL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
图6-9
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         ?         ,?
黄蜡石的密度是    g/cm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避免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更准确2.6高效课时训练(六) 物质的特性
/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做“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她对实验提出的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  )
A.取质量相同的蔗糖和食盐
B.取质量相同的两杯水
C.两杯水的温度应当相同
D.蔗糖和食盐放入水中后都不进行搅拌
2.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3.[2018·青岛]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
5.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下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 (  )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6.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C.称量时右盘应该放被测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明横梁已经平衡
7.以下是司索同学测定酒精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 (  )
A.①或③ B.②或④ 
C.③或④ D.一步都不能省去
二、实验探究题
8.[2018·重庆] 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室,小微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K6-1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     g。?
/
/
图K6-1
(3)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从而测出矿石的体积,在读数时视线应与 处相平,?
测得矿石的体积是     cm3。?
(4)实验后,小微发现使用的20 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 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    g/cm3。?
9.[2018·遂宁] 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5)  。?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K6-2所示,则m3=      g。?
/
图K6-2
(7)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解答题
10.[2015·绍兴] “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随着人们节水意识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进入了百姓家庭。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 L的节水型洁具,替换了原来每次耗水量为9 L的普通型洁具。
(1)以小明家平均每天使用洁具15次计算,每天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2)洁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可达十多年,若节水型洁具价格为600元,而普通型洁具价格为300元,水费平均为3元/吨。试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家购买节水型洁具是否合算。(每月按30天计算)
?
★自主招生
11.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K6-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图K6-3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2.如图K6-4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  )
/
图K6-4
A.mA'一定大于mB' B.mA'可能大于mB'
C.mA'一定小于mB' D.mA'可能等于mB'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是否搅拌只能影响溶解的快慢,不影响溶解能力的大小。
2.B [解析]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粉刷墙壁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
3.C 4.D 5.A 6.C 7.B
8.(1)水平 右 (2)43.4
(3)凹形液面中央最低 18 
(4)偏小 (5)2.8
9.(1)右
(5)将烧杯中的涪江水倒入量筒中,直到液面上升到刻度线A
(6)47.4 (7)
??
2
-
??
3
??
1
ρ1 偏大
[解析] (5)量筒的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因此借助于已知密度为ρ1的铜块测量涪江水的体积,即V水=V铜,故要将烧杯中的涪江水倒入量筒中,直到液面上升到刻度线A。(6)由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可知,m3=20 g+20 g+5 g+2.4 g=47.4 g。(7)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ρ=
??
??
=
??
2
-
??
3
??
1
??
1
=
??
2
-
??
3
??
1
ρ1;将铜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带出一部分水,导致量筒内涪江水的体积偏小,因此将烧杯中的涪江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上升到刻度线A处时,倒入的涪江水的体积偏大,测得质量偏大,故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10.解:(1)小明家平均每天使用15次洁具节约水的体积
V=(9 L-5 L)×15=60 L=6×104 cm3=0.06 m3,
每天可节约用水的质量
m=ρV=1.0×103 kg/m3×0.06 m3=60 kg。
(2)买节水型洁具比买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
300元钱相当于节约m2=
300元
3元/吨
=100吨=105 kg水的费用;
这些质量的水可供节水型洁具使用的时间为
1
0
5
kg
60 kg/天×360天/年
≈4.6年<10年,
所以小明家购买节水型洁具合算。
11.D 12.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