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5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5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6 17:17:51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2019/2/261日本唐人街美国唐人街英国唐人街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通过自主学习能说出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人物、事件、影响等。
2.通过小组合作能说出唐朝中印文化交流中玄奘西行的经历、路线和贡献。
3.通过史料研读,能说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以及本课对我们的启示。
学习目标一、遣唐使通过阅读教材19页及材料一至材料七,回答以下问题
(1)日本派遣唐使的原因是什么?
(2)遣唐使的特点有哪些?
(3)阅读以下七则材料,依据材料分别指出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自主学习一学习建议
学习后要有书面总结
时间:3分钟材料一:“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材料三:材料二: 材料四: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材料五:材料六:长安城平城京大内里太极殿材料七:二、东渡之旅观看视频,结合材料一、二、三回答以下问题:
(1)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
(2)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鉴真到日本.wmv 自主学习二材料一:日本《特别保护建筑物及国宝帐解说》中描述唐招提寺:“天花板的结构是方格穹窿顶,最为美观,竖条之间,描绘着佛菩萨宝相花,格间作彩藻图案。当初在佛坛后面画有三千佛,柱间横木都施彩绘……”日本孝谦太上皇模仿二王御提的匾额材料五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材料二:材料三:真乃慕比丘司托等一十四人,买舟自广陵……才出洋,遇恶风涛……俄飘入蛇海,其蛇长三丈余……后入鱼海……次一洋,纯见飞鸟集于舟背,压之几没。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一四《唐扬州大云寺鉴真传》
三、天竺之行合作探究 活动建议
讨论完成后,每组要确定一位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
时间:5分钟1.阅读课本21页及材料一、二,完成玄奘的简历。
2.根据课本“玄奘西行及回国路线图”画出玄奘西行的路线。材料一:僧玄奘,姓陈氏……尝谓翻译者多有谬误(错误),故就西域……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僧玄奘》
材料二: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了梵文佛经675部。他在长安慈恩寺专心做译经工作,20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在印度留学时,玄奘把秦王破阵乐介绍到了印度。回国后,他还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送往印度。
---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大唐西域记》对焉耆的描述:“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梨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文字则取印度……服饰……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不至天竺,终不
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玄奘西游归来图玄奘取经、译经.mp4 根据材料一、二、三,说出:为什么唐朝对外交流如此广泛和活跃?
拓展提升 活动建议
讨论完成后,每组要确定一位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
时间:3分钟 材料二: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缘边之地设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在唐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等主编
材料三: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END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 玄奘西游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1)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传道艺”是指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