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档属性

名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3-12 11: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陈店镇初级中学 熊永胜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预 习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作标记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和坚持怎样的外交原则?
②建国初期,我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将几个具体事件找出来,按时间顺序编上序号并说一说。 建国初期(主要是50年代)的外交成就事例:1. 在建国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班长交给小智一个任务,将中国的外交原则贴到板报上,可是小智把词序弄混了,请大家帮帮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材料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材料二:大会发言中,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材料三:有人认为,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没什么不对,但不应该照搬,甚至认为“和平共处”这个词是共产党发明的,反对采用。阅读下列材料,你明白了什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周恩来发言的精髓求同存异“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
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根据这段话,你能说出“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吗?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坚持_________五项原则。在此政策和原则的指导下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________首次提出并由印度、
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
3.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_____________,也促进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独立、自主、和平和平共处周恩来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会议的圆满成功4.建国初期(主要是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有哪些?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的原因有哪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