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 力
1. 知道什么是弹力;
2.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目标
引 入
轻压一把直尺,使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直尺会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撑竿跳高运动员将竿压弯,松手后,撑竿也会恢复原状。
撑杆跳高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直尺、橡皮筋、撑竿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撑
杆
跳
高
橡皮泥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直尺、橡皮筋、撑竿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 弹力
我们把尺子压弯、把橡皮筋拉长时,可以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
注意: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
拉力
压力
支持力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支持力是弹力,桌面受到水杯对它的压力,压力也是弹力。
常见弹力有:拉力 压力 支持力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
想一想 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玩具小车没有靠在一起,它们之间有没有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
因为没有靠在一起,也就没有挤压,自然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没有弹力。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
想一想 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玩具小车没有靠在一起,它们之间有没有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
如果将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玩具小车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压,它们之间又有没有弹力呢?
虽然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压,同样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同样没有弹力。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
产生弹力的条件:
两物体之间要产生弹力,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物体必须发生弹性形变。
思考:
用手挤压玻璃瓶时,我们并没有看到玻璃瓶发生形变,那么,手的挤压使玻璃瓶产生了弹力吗?
在上一节的所做演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当我们用手挤压玻璃瓶,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因此,手的挤压使玻璃瓶产生了弹力。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
3. 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或不能完全复原。
找一支废弃圆珠笔,取出里面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后一种情况下出现的状况。
二、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你拉过橡皮筋吗?想一想,物体的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
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对应关系,人们用弹簧制造出了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这个规律被称为弹性定律。
弹性定律
二、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你拉过橡皮筋吗?想一想,物体的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
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这个规律被称为弹性定律。
弹性定律也可以表述为:
弹性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二、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弹性定律
2.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吊环
指针
刻度盘
挂钩
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二、弹簧测力计
实 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两看 一调 一试
一看量程 观察测量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
练一练:指出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二看最小分度值 它决定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
练一练:指出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一调 若指针未在零刻度线,指针应调零;
一试 来回试拉几下弹簧,检查是否存在摩擦,避免
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卡壳而影响测量。
测量时:顺拉直看
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的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待指针稳定后才读数。
量程:0~5N
量程:0~2.5N
分度值:0.05N
分度值:0.1N
注意:所测的力的大小不得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二、弹簧测力计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两看 一调 一试
测量时:顺拉直看
演 示
实 验
二、弹簧测力计
实 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两看 一调 一试
测量时:顺拉直看
练一练 指出下图中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中的错误
图甲
图乙
图丙
弹簧测力计倒挂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直线上
指针未调零
二、弹簧测力计
实 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两看 一调 一试
测量时:顺拉直看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弹簧测力计,人们还制造出了其它形式的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称重测力计
电子秤
课堂总结
一、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 弹性限度
二、弹簧测力计
弹性定律
1. 原理
2. 结构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测量前两看一调一试
两看:
看量程、看最小分度值;
一调:
指针调零;
一试:
试一试能否正常使用;
测量时顺拉直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课堂练习
1. 下列情况中产生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
A. 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B. 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C. 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一些
D. 运动员拉弓射箭
B
2. 如图所示是拉弹弓的情景,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弹丸”就可以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形变越大,其弹力也就________。
越大
课堂练习
3. 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该同学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 观察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 大于5N B. 等于5N
C. 小于5N D. 以上都有可能
C
4. 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拉力不属于弹力
B. 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C.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D. 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
提示:此时测力计承担了自身重力,即示数为测力计自重+物重
课堂练习
5. 画出下图中木杆和斜面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
A
B
F1
F2
N
F
提示:常见弹力包括拉力、压力、支持力。
再见
四川广安浓溪初中陈晨曦制作
所用图片、视频源自百度、优酷,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