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基础检测
1.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大解放 ④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 1984年,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后来,这家企业改制为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后,国务院在全国各地先后选择2 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形式的优点。
(2) 材料二反映出哪一改革?这一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 1950~1952年底的“分田”,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78年开始的“分田”,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从这位农民写日记的时间和“分田”的内容上看,应选D。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①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影响,排除含①选项,B正确。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理解能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A发生于1978年,B发生于1980年,C发生于1985年。故选D。
4. 答案:A
5. 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点: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的愿望,以坚持集体经济为前提,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史实;
2.回顾改革开放前发展农村政策的弊端,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影响。
教学难点:比较农村与城市改革,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答】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问题】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答】①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②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通俗的讲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目标导学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分析为什么要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问题】为更好地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做出了什么决策?
【答】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问题】如何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答】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
③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目标导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四、课堂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从农村和城市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城市改革是从对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中国的企业开始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板书设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概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方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会议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意义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后提升训练
1.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是粮票,图二是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C.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2.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县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社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公私合营
3.某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分田包产到户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航程,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要参观这一纪念馆应该去( )
A. 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乡 B.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C.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D. 广东省深圳市
4.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
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①③
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
6.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乡镇企业 B. 国有企业 C. 私营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7.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8.1979年,我国农村地区有这样一副春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春联说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 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C.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非常喜悦 D. 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提高
9.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其中1980—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农业合作化 B. 进行集体劳动
C. 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题干两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而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粮票的消失和股票的出现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正发生变化,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无法体现。故选B。
2.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县农民咏唱新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述歌谣就是歌颂的这一政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中政策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不符合题意。故选C。
3.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田包产到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分田包产到户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航程,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因此,要参观题干中的这一纪念馆应该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故选C。
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1992年初;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C。
5.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改革实践”“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不断探索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式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符合题意。A项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措施内容;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改革的内容;D项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内容;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6.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等等。故选B。
7.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小岗村18户村民,签订大包干契约,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小岗村民的梦想是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79年”“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题干中的这副春联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故选A。
9.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80—1997年”“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影响。
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影响。
三、自主学习: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开始。
农村改革前,农村实行,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含义:是在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
4.尝试:1978年实行。(生产责任制)
5.推广: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到,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6.影响:
①。
②随着农业生产向、、发展,也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①农村改革的成功,促进改革的浪潮从涌向。
②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实行。
③实行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
4.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明确提出要建立。
2.发展: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②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③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