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3-18 17: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9课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经济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诱导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封建自然经济冲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经济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诱导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封建自然经济冲击原因表现影响背景特点影响原因性质小结1、1864年,包世臣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  )A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B 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C 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D 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AB学以致用2、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内外交困”指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A ①②④B ①③C ③④D ①②4、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C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及周围地区D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围地区A学以致用3、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工业包括(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江南制造总局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A1、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表现“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3、影响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积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消极)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历史返回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洋务运动1、背景:内忧外患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4、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中央:奕訢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5、结果:刺激了…… 6、影响:引进了……创立近代教育制度瓦解了……抵制了……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返回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洋务经济地方本质为封建经济,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六七十年代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诱导封建经济的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
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4、特点 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 压迫
5、影响: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返回男耕女织图自然经济:
  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返回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奕?
清末洋务派首领。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 洋务派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洋务派地方代表人物洋务派地方代表人物左宗棠张之洞返回军事工业:师夷长技以制夷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返回江南制造总局返回返回天津机器制造局返回民用工业:师夷长技以自强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1877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返回轮船招商局返回开平煤矿返回汉阳铁厂返回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立近代海军返回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1862年,为培养翻译及外交人才,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返回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大规模实践的开端;如果没有列强的再度侵华,洋务运动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呢?返回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商人,你会选择哪里开办企业?为什么? 返回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江苏苏纶纺纱局(1874年)返回材料一: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返回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A 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1、学习外国先进机器、技术2、消除内患,抵制西方侵略根据材料思考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材料分析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