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鞅变法说课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3-22 20: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商鞅变法》说课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的第五课《商鞅变法》。
一、教材说明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中最深刻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改革。通过这次改革,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文明发展进程中,这一事件影响重大。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秦孝公求贤、商鞅主持变法、秦国的变化,其中“商鞅变法的内容”为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措施的含义及作用”是学习难点。
二、学习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对本课内容的分析,结合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知道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掌握变法的内容,理解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措施、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手段,采用情景导入法、演示法、启发性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激趣引入 。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课前,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一段反映战国时期秦国军事强大的电影片断,给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出示课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商鞅变法”的兴趣。
(二)、挖掘教材、讲授新课
(1)、秦孝公求贤(变法的原因)
A、在出示完电影片断后,就进入新课学习,首先,我引导学生阅读第一部分秦孝公求贤,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依次出示三个问题的课件)并采用演示法,通过挖掘教材,展示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得出变法的原因。
1、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怎么样?(出示课件__铁器牛耕图.)
2、战国时期,秦国的社会状况又怎样?在此处提醒学生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语句如:变法前,魏国军队渡过黄河,占领秦国大片土地,而秦国无力还击还遭受他国鄙视等,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秦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出示课件__秦国落后挨打)
3、再启发学生思考:在前面的基础上,当时的秦孝公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出示课件——图片:秦孝公求贤,商鞅入秦)
B、此处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中小字材料和商鞅所说的话,了解变法前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辩论和商鞅对变法所持的观点(出示课件).在这里,我将安排两组学生进行现场摸拟辩论,认识到变则强,不变则遭人欺负.并引导他们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同时学习商鞅不墨守陈规创新精神。随后展示板书。(出示课件)
(2)、商鞅主持变法
1、 通过上述商鞅在辨论中战胜了保守派,得到了秦孝公的赞赏,于是商鞅开始在秦国实施辨法。这就进入第二部分:商鞅主持变法。(出示课件)具体过程如下:
2、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重在使学生理解每项措施的含义和作用。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性讲解法、对比学习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变法内容中不理解的措施的含义做重点学习。在学习之前,我通过提问: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由弱变强,那么它到底出台了哪些妙计呢?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探究活动可以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层层递进:
1. 改革措施分为几个方面?具体措施是什么?(出示课件)
2. 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出示课件)
为了使学生深入探究下去,我在教学中先将学生分组,使他们相互竞争,在引导学生将课文大小字内容与插图有机结合,增加感性认识。要弄清“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重农抑商”,“严明法令”等措施的含义。
2、学生通过交流得出
1、 变法时间?(出示课件)
2、变法内容?(出示课件)
3、归纳总结:此五条措施中重点掌握前面三条,其中1,2为经济措施;3为军事措施;4,5为政治措施。在讲到改革土地制度时,可联想到现在对农民免去赋税并进行补助的土地政策,通过对比加深理解;并点明政治措施中的推行县制,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说边出示课件)
3. 变法是改革,而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改革必然要影响某些集团或某些人的利益,因此斗争不可避免。在阅读材料中,记叙了改革过程中的激烈斗争,说明了商鞅的悲剧性结局。这些材料增强了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史实,让学生了解改革的艰巨性的复杂性。从而启发他们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改革。并通过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4. 在学习到最后一部分:秦国的变化时,我指导学生齐读本节内容,并说说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是什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改革?
学生通过归纳得出:(出示课件),我同时展示体现改革后秦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图片。(出示课件:都江堰)、军事战斗力提高的图片(出示课件:长平之战)。并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总结变法结果。从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军队的强大。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影响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5. 活动引导: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出示课件)
在这一环节中,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但必须说明理由。主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说明:
关于我的板书:我这板书工整、思路清晰、简洁明了,学生很容识记,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挖掘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引趣激疑。并从学生实际出发,疏通信息知识,深化教材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及时地补充历史资料,为学生分析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