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7 15:5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语言
是人类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 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你知道这是 什么季节吗?春夏秋冬 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学习目标1.理解识记重点词语。
2.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难点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一、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著有《物候学》、《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萌发(méng) 次第(dì )翩然( piān) 孕育(yùn)
簌簌(sù ) 农谚(yàn)悬shū ( 殊) 连翘(qiáo)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衰草连天(shuāi ):形容荒草遍地,及其荒凉的样子。
风雪载途(zài ):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销声匿迹( nì ):形容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也可作“消声匿迹”。
周而复始(fù ):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比喻事物的循环。
草长莺飞(zhǎng ):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二、展示交流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准确筛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等等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第一部分(1-3):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三、拓展提高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文章1-3段的说明顺序。
2.精读课文6-10段,合作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不能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1-3段的说明顺序 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物候学
(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6-10段的说明顺序 纬度的差异 (首先)
经度的差异 (第二个因素)
高下的差异 (第三个因素)
古今的差异 (此外)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四个因素能不能调整? 不能调整。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此外,纬度、经度和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这样安排的好处:
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概括本文的说明顺序 本文先介绍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讲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由主到次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讲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本文是按逻辑顺序写的。(从现象到本质)描述物候现象阐述研究意义作出科学解释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现象本质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理清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逻辑顺序四、巩固检测1.填空。
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作者是 ,是我国著名的 家、 家、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连翘( ) 翩然( ) 农谚( ) 差异( ) 孕育( ) 悬殊( ) 销声匿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
(3)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 )
(4)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多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八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请阅读这首古诗,指出诗中这种现象反映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哪一个因素?高下的差异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说说这首诗中这种现象反映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哪一个因素?纬度的差异 五、归纳小结1.请同学们说说你在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作者是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重点的生字词,如“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将课后练习第一题写到作业本上。
2.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七、预习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本文原题《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与“大自然的语言”相比,哪个好?为什么?
3.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的语言吗?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