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时间 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节次 第 2 节 主备人 陶志杰
来源 部编版2016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 授课教师 陶志杰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本课的相关要求是:通过对开通大运河和创建科举取士制度的学习,了解隋朝统一的盛况;学习隋炀帝的统治措施对社会情况的影响,了解隋朝的灭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2课,本课主题是唐朝的建议、三位统治者及其繁荣的时代。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与隋朝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隋朝的历史较短,且教材中所呈现的史料不是很丰富,需要在备课和讲授过程中搜集与展示相关的教材以达到最好的启发效果。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学生接触历史的第二个学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部分中国古代史有所了解,初步具备了对历史事件和知识分析的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和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一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之外的史料,与课本相结合进行讲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我分析与解决问题,发挥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积极作用。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能够说出隋朝统一的年份、统治者、统一后实施了哪些措施等史实; 2.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了解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知道开创科举制度的史实和影响; 3.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评价 任务 1.通过自主阅读,100%的学生能够说出隋朝统一的相关史实,包括:统一的年代、统治者以及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对应学习目标1) 2.通过小组学习,95%的学生了解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 90%的学生知道开创科举制度的史实和影响。(对应学习目标2) 3.通过教师讲评,90%的学生能够分析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对应学习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 要点
导入:“击鼓传花”。学生分小组按照顺序说出朝代名称,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位学生说出一个,往下一名学生传递,每组时间限制在1分钟,同时计时,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评:同学们的参与“击鼓传花”传输信息,能够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复习,在一组同学进行回忆的同时,其它小组也能进行回忆,同时能够跟其它小组进行比较。教师也能够在小组较量的同时,掌握学生上学期的认知程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中国朝代进程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本学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板书: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隋的统一 思+展+评 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自主阅读课文,说出隋朝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实施了哪些措施? (581年建国,589年统一;隋文帝杨坚;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隋朝统一的过程以及统一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隋朝统治时期的两项重要成就: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首先来看开通大运河。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思+议+展 (1)学生归纳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时间、规模和作用。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时间:从605年起,陆续开凿 规模: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自主阅读课文,说出科举取士制度的形成背景、过程以及作用。 (板书:背景 形成过程 作用) 提问:开通大运河是利还是弊? 展:1.点评学生回答声音和逻辑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从主观原因看,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有效巩固了对南方的统治,当然也方便了炀帝南巡;从历史背景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从历史影响来看,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的徭役负担,这也是隋炀帝暴政的例证之一。 三.隋朝的灭亡 思+展+评: 我们刚刚共同分析了开通大运河是利还是弊,也知道了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的徭役负担。俗话说:盛极必衰,隋朝也是如此,它也免不了灭亡,那么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通过资助阅读教材,找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展:比较比较隋朝和秦朝统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完毕之后讲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评:教师小结学生回答并总结:相同之处:完成统一、政治制度、成就、二世王朝;不同之处:所处阶段、治国重点、对知识分子的态度、统治效果 (板书:隋朝的灭亡) 检: 关于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他统治20多年时间,人口有大幅增长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2.下列选项不属于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的因素的是() A.陈朝腐朽 B.隋朝强大 C.他是外戚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 A.赵州桥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 4.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5.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立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秦始皇 参考答案:1.C 2.C 3.D 4.B 5.C 以游戏的形式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阅读,提取信息。
板书设计 隋的统一:建立、统一 开通大运河:概况、意义 隋朝的统一 与灭亡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原因、确立、评价 隋朝的灭亡
教学反思
小游戏:击鼓传花
分小组按照顺序说出朝代名称,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位学生说出一个,往下一名学生传递,每组时间限制在30秒,同时计时,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能够说出隋朝统一的年份、统治者、统一后实施了哪些措施等史实;
2.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了解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知道开创科举制度的史实和影响;
3.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自主阅读
1.找出隋朝建立和统一的年份。
2. 大运河的起止点分别在哪儿?它的中心位于哪座城市?
3.隋朝为什么会灭亡(原因)?
一.隋的统一
一.隋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581年到604年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公元604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隋的统一
1. 时间:
2. 都城:
3. 建立者:
4. 影响:
建立时间:581年
统一时间:589年
长安
隋文帝杨坚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的统一
小组讨论:隋文帝建国之后实施了哪些措施?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开科取士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营建东都洛阳;同时频繁发动战争、多次巡游,滥用民力、穷奢极欲。
隋朝大运河示图
长安的广通渠,是公元584年隋文帝命大臣率水工开凿。
四段水路连通五大水系
四段水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大运河
1. 时间:
2. 目的:
3. 规模:
4. 作用: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提问:科举取士制度的形成背景、过程以及作用。
形成背景:
过程:
作用:
拓展环节:开通大运河是利还是弊?
从主观原因主观原因看,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有效巩固了对南方的统治,当然也方便了炀帝南巡;
从历史背景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
从历史影响来看,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的徭役负担,这也是隋炀帝暴政的例证之一。
三.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挥霍。他在位期间,营造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隋炀帝巡游图
隋炀帝出巡 浮雕
三.隋朝的灭亡
比较隋朝和秦朝统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完毕之后讲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关于隋朝历史的答题术语
隋朝的繁盛:①统一了全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②开通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流;
③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检测
1.关于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他统治20多年时间,人口有大幅增长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2.下列选项不属于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的因素的是( )
A.陈朝腐朽 B.隋朝强大
C.他是外戚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 )
A.赵州桥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
检测
4.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5.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立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秦始皇
检测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C
隋炀帝的战争
炀帝即为后,三次出兵征讨高丽:
第一次,612年,征调113万士卒、200万民夫参战,因粮草不继失败;
第二次,613年,隋再伐高丽,因国内大臣造反而撤军,再次失败;
第三次,614年,第三次征伐,双方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