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同步练习(一)人教版必修二(浙江省湖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同步练习(一)人教版必修二(浙江省湖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3-29 23: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同步练习(一)
1、促使中国近代风俗变化的原因有(?? )
①西方列强的入侵????????????????????? ②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③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入????????????? ④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宣传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A衣着五彩缤纷 B粮食统购统销
C“安居工程” D“菜篮子工程”
3.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4.“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5.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剪辫子的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6.中国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 )。
A、西装 B、长袍马褂 C、中山装 D、列宁装
7.、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流行反映的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
B、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对中国服饰进行改良的典型服装
C、孙中山设计的,所以命名为中山装
D、它有直翻领和袋盖的四个贴袋
8.、通常所说的中国四大菜系不包括下列( )。
A、鲁菜 B、川菜 C、粤菜 D、湘菜
9、“石库门”建筑主要反映的是哪里的典型民居?
A、北方农村 B、京津地区 C、南方农村 D、上海
10、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反映当时年轻人的一种什么样的婚姻观念?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C、进行一场简朴的婚礼 D、进行一种吸收西方特点的欧式婚礼
11、阅读下列材料: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请回答:
1、请概述材料内容。
2、说明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3、你认为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
1—5 ABBCC
6—10 BADDB
11、(1)、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由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社会发生剧烈震荡。在西方滚滚浪潮的冲击下,很多人愿意抛弃代表着旧社会的一些习惯。而且,在民国初年,成熟的社会风尚尚未出现,在接受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
(2)、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