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
◇教材分析◇
“各拉丹冬圣洁地,母亲河流生命源。”作者随电影摄制组来到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见到了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冰塔林,冰塔林晶莹洁白、挺拔、敦实、奇形怪状。作者在坚冰之上感受到生命的颤动及冰川无限的生命力量,表达了对高原雪域雄奇壮美景色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的脉络,探讨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2.难点:体会本文把景物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再说长江》第二集《重上江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起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裸露(luǒlù) 黧黑(lí) 冻疮(chuāng)
霹雳(pīlì) 砾石(lì) 虔诚(qián)
蠕动(rú) 眩晕(xuàn) 蜷卧(quán)
腈纶(jīnglún) 皱褶(zhě) 挪动(nuó)
草坝子(bà) 气喘吁吁(xū)
接踵而至(zhǒng) 熠熠烁烁(yì)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黧黑:形容黑。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懈怠:松懈懒惰。
敦实:粗短而结实。
安营扎寨:指军队驻扎下来。现在有时比喻建立临时的建设基地。
风云变幻: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局势多变、复杂。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了解作者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她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著有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等。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3.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东经91°,北纬33.5°,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一组雪山群,主峰海拔6621米。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
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各拉丹冬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仅200毫米,但在5000米以上高处存在着强大的局部环流,使降水量高出山下几百毫米,常常雪、雹、霰铺天覆地,极利于冰川发育。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第二部分(第3~11段):写第一天“我”在不同地点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12~15段):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2.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冬的哪个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明确:冰塔林。其特点是神奇、壮美。
3.在文中找出能表现冰塔林的神奇、壮美的词语或语句。
明确:“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坚冰丛莽”“巨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等。
步骤二:再读课文,问题探究
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明确: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山脚冰塔林—草坝子—海拔接近六千米—踏进冰丛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海拔已超过六千米—第二天,进入冰塔林。(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2.说说在各拉丹冬源头,作者一行人遇到了哪些困难?
明确:自然环境险恶,气候严寒,行走困难,高原反应严重,驻地条件艰苦,发烧、疼痛、摔跤等。
3.多次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和其他人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表现探险队员乐观坚强、勇敢探索的精神。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发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和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同时队友对“我”的关心,表现了队员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四、课堂小结
这篇游记,作者以时空为序,以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发了自己在长江源头的见闻和感受。让我们领略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也感受了雪域高原的巨大威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壮美,同时感受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情感。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赏析句子,感受语言魅力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的妙处。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天气的恶劣。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严酷。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
明确:“双手合十”“行了跪拜大礼”运用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明确:“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步骤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内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明确:“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里“演绎”是什么意思?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表达方面的共同特点:这几个句子在描写眼前景物的同时,都不停留于具体的描写,而是将笔触宕开,抒写作者的想象和感触,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这样的写法虚实结合,主客相融,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
步骤三: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对各拉丹冬冰塔林奇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高原的壮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
三、课堂小结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作者又通过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赞美。
四、布置作业
1.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2.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我们的校园。(2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在长江源头
各拉丹冬
◇课后反思◇
学习与祖国河山有关的文章,同学们的兴致总是很高,所以,我通过多种形式去引导,如观看纪录片、演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主梳理文章、互动交流等。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很好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学习这篇课文,在掌握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