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 说韩 愈
◇教材分析◇
《马说》选自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本文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文体特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增强语感,能熟读成诵。
2.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大意,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2)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难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所象征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期人,姓孙名阳。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经过悉心喂养,马果然变得精壮神骏。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祗(zhǐ) 粟(sù) 骈死(pián)
槽枥(cáolì) 外见(xiàn) 食马者(sì)
其真无马邪(yé)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通假字]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祇(只)”,只、仅)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③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一词多义]
①虽
②以
③食
④其
⑤能
⑥策
[古今异义]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③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常用作判断动词,与“非”相对)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词类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③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2.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的指导意义很大。著有《韩昌黎集》等。
3.背景链接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贞元十六年(800)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结果都是“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菫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了解文体知识
说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四、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疏通文义
1.自读课文,梳理字音,注意字形。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疏通文章大意,并提出疑问。
5.教师解答并补充总结。
6.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步骤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明确: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千里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像伯乐这种拥有善识千里马的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善识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课文第2段说明了什么?
明确: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就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而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4.课文第3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出“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特点。
五、课堂小结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之间密切的依赖关系。伯乐的缺少导致千里马不能被及时发现,接着就自然地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及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愚妄行为进行痛斥,发出“其真不知马也!”的慨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马说》篇幅较短,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层次。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探究这篇文章特色,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抒写的观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仔细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原文语句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找出文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明确: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步骤二:诵读课文,品析语言
品析本文语言及写作手法的特点。
明确: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文章语言含蓄、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昏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步骤三:默读课文,探究主题
1.作者在文中把“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指什么?
明确:“伯乐”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千里马”指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之能充分发挥才能,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昏庸愚妄行为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步骤四: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今天的社会中,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伯乐”赏识,你会怎么做?
明确:不会。尽管人才需要别人赏识,需要有机会、有舞台施展自己的本领,但作为“千里马”,更应该主动创造环境,没有阳光也要自己发光。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如果未被“伯乐”赏识,可以采取毛遂自荐的方式,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呈现出来;可以暂当卧龙,等待机遇;也可以尝试换个环境,打造新局面,开拓新市场。
三、课堂小结
“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马说》一文中,作者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写“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当时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做法的讽刺,激起了古今许多有志之士的共鸣。如今,我们生活在幸福开放、重用人才的时代,更应该要珍惜机会,不断磨炼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课下搜集和“马”有关的资料,制作一张精美的专题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马
说托物寓意
怀才不遇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将讲解和诵读相结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拓展延伸时,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当今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凸显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更有兴趣地去学习文言文,了解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