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下)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 3.6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3.7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练习课(练习三)
课 型
练习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过 程
方 法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教具(课件) 准 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
直接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
学生看图
教
学
环
节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课本第16页的5,6,7,8,9。
(1)、明确要求
(2)、交流汇报。
(3)、小结。
2、挑战园地:
3.课堂总结。
学生动手操作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板
书
设
计
表内除法
?
20 ÷ 4 = 5
?
被除数 除数 商
课
后
反
思
通过学生本节课的练习,加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教师在教学时,把除法的概念的教学放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体现了 《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学生学得比较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