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3大气压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3大气压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27 16: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压强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来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应用。
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
四、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谈话法: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自主探究法: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
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呢?
演示实验:
将硬纸片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倒置过来,放手纸片掉。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按上述操作,纸片不掉。转向各个方向,纸片不掉。
提问:纸片为什么不掉?
将用硬纸片托住的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立在装有水的水槽中,然后抽出纸片。
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
分析:此时试管中的水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大气压作用在水槽中的水面上。
?(三)推进新课
1.大气压的存在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1)学生实验: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学生实验:
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实验,把进气口密封后,拉注射器时很费力。再一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向不同方向松开手后又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结论:空气也和液体一样受重力、具有流动性,这也是浸入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压强的原因。
师:我们知道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也了解了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那么大气压强的值是多大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研究这个问题。
2.大气压的测量
前言:历史上第一个想到用水银代替水来测大气压强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其实托里拆利像你们一样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用水银来做实验的,他是在总结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才想到用液体密度最大的水银来做实验,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这一实验称为托里拆利实验。
(1)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师:请大家观察实验装置,哪一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强托住的?(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师:请同学读出此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是多少厘米?
(若测量结果不完全等于76厘米,则简单介绍不同的海拔高度对应的大气压不同,76厘米高是托里拆利在海平面的高度测出的值。一般我们把大气压的值取为76厘米汞柱。)
板书:“大气压强=76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帕)”
提问:⑴如果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玻璃管倾斜插入水银槽中,会影响实验结果吗?
⑵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⑶如果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打破了玻璃管的上端,会有什么结果?
⑷玻璃管内水银面上空有没有空气?
象这样通过求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而间接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方法是一 种间接测量的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还会用到它。
(2)提问:如果换用水做实验,结果如何? 大气压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假设大气压支持的水柱高是h米,请同学们讨论能否用水柱产生的压强间接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如果可能,应用什么公式?
学生:能、p=ρ液gh水
学生计算得出h水=10.3米(大约值)
师:用大于十米高的水柱来做此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却会给我们带来问题:如无法在实验室中完成此实验;10米长的水管很难找等。
练习:
例:若桌面的面积为1平方米,标准大气压强作用在此桌面上产生的压力是多大?它相当于多少个成年人的体重?(成年人体重约600牛)这么大的力,为什么没有把桌子压塌呢?(利用此题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桌面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强,同时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两者作用相互抵消,所以不会塌。人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压瘪也有与此类似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简称(? )或(? )。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 )力作用且具有(? )性。
3、马德堡半球实验能够证明(? )的存在。
4、托里拆利实验第一个测出了(? )的值。
5、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从竖直到倾斜放置,则( ? )。
⑴水银柱的长度增加,高度增加;
⑵水银柱的长度不变,高度减小;
⑶水银柱的长度减小,高度减小;
⑷水银柱的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6、做“杯呑蛋”实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请同学解释此现象?
7、塑料吸盘的使用和理论上的解释?
(六)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2、课外讨论:“想想做做”。
六、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756毫米汞柱。
P=1.0l3 X l05Pa??? 粗略计算中可取1.0l X l05Pa
七、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活跃,学习气氛浓郁。覆杯实验失败,有空气漏入,纸片的选择不到位。托里拆利实验观看视频完成,学生基本学懂。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实验较成功。通过交流和反思,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应当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期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