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二章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四位同学参加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他们都自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一些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一些奶油蛋糕,请问哪位同学的最实用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下列属于此类食品的是 ( )
A.奶、蛋、鱼、肉等 B.五谷杂粮 C.蔬菜、水果 D.油炸薯条
3.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易溃疡(俗称“烂嘴”)原因是人体内缺乏 ( )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机盐 D.维生素
4.维生素和无机盐虽然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钙 铁 维生素A 维生素B
缺乏症 骨质疏松症 贫血症 夜盲症 坏血病
5.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王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医生建议王奶奶加强营养,进行食物辅助治疗.在下列食物中,请你帮王奶奶选择最需要的食物 ( )
A.鸡蛋 B.西红柿 C.猪瘦肉 D.猪肝
7.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若某同学平时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8.下列物质中,遇碘会产生蓝色的是 (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纤维素
9.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脚气病、佝偻病 B.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
C.夜盲症、坏血病 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10.长期吃素的信佛教徒都未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可转化为维生素A B.蔬菜中含有维生素A
C.蔬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 D.米饭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11.某班级的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下列回答错误的是( )
A.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 B.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低
C.各小组数据有差异可能是测量时有误差 D.为了减少误差,应让花生仁和核桃仁充分燃烧
12.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是因为 ( )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13.歌曲《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体内最终被分解成哪种成分被吸收 (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
14.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混合的消化液,充分震荡置入37℃的温水,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
A.胰液、肠液、胆汁 B.胰液、肠液、唾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胃液、唾液、胆汁
15.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哪项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 ( )
A.?小肠内有环形皱襞 B.?小肠约5-6米
C.?小肠内有许多消化酶 D.?小肠襞有丰富毛细血管
16.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 B.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
C.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 D.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17.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
A.X B.Y C.W D.X,Y,W都是
18.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19.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
A.口腔→咽→胃→大肠→食管→小肠→肛门
B.口腔→食管→小肠→胃→咽→大肠→肛门
C.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小肠→胃→咽→食管→大肠→肛门
20.17. 下图各处的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
A B C D
21.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饮食建议,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
A.大骨汤、红薯、白菜 B.鸡蛋、鲜鱼、猪肝
C.海带、紫菜、胡萝卜 D.肥肉、土豆、冬瓜
22.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被困矿工在长期饥饿的状况下,人体的下列结构中,重量减轻最明显的应是 ( )
A.皮下脂肪 B.骨骼肌 C.脑 D.肾脏
23.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2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B.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5.小华做“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记录了如下表格。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5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5分钟 变蓝
A .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分析试管1,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26.列各项中,属于合理营养的一组是( )
①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②各种营养物质比例适中,互相搭配
③喝饮料代替喝水????? ④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少吃蔬菜水果
⑤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7.小玉为自己设计了四份早餐,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饼干、饮料 B.方便面 C.稀饭、鸡蛋、蔬菜 D.稀饭、油条
28.日常购买袋装食品时,不必考虑的是( )
A.保质期 B.生产日期 C.包装设计 D.生产厂家及厂址
29.下列食品中一定属于不安全食品的是( )
A.青苹果 B.黄豆芽 C.酸奶 D.发芽的土豆
30.食品安全事关人的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
A.购买快熟面要看保质期 B.青菜买回时要清洗干净
C.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D.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
二、非选择题(每空一分,共40分)
31.回答下列有关探究实验“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问题:
(1)探究时有玉米、花生和葡萄三种食物供选择,你认为应当选择______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
(2)探究时可作出的假设是 .
(3)探究过程中,除食物外,所有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单一______,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尽量减少能量损耗的目的是为了______,使得到的能量数值更准确.
(4)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设置平行重复实验,取实验数据的______值.
32.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______
(2)图中的C、D分别代表的消化器官是______、______.
(3)由图中可知:淀粉最初在______被消化,蛋白质最初在______被消化,脂肪在______开始被消化,这些有机物最终在______被彻底消化分解.
(4)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
33.下面是某校七年级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有关知识后,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图甲(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图乙(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说,我早晨吃了一个馒头,馒头的化学性消化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2)小洁说,早晨我还吃了个鸡蛋,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是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
(3)洋洋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含有的脂肪物质,需要通过图乙结构中的[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4)涛涛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最终经消化后,都要到图甲结构中的[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因为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5)小婧说,图乙中,结构[2]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有[3]分泌的消化液流入这里,有[5]分泌的______流入这里,还有肠壁内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这里
34.某实验小组在学校做了一个关于每天营养摄入量的调查,请据图回答:
(1)如图所示,肥胖患者的饮食中,______和______(填名称)的摄入量比正常人偏多.
(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______病,这是因为铁是红细胞中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它主要从______?食物中获得.
(4)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______
A、经常吃“洋快餐”B、睡觉前多吃食物,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C、用可乐等汽水代替饮水???????D、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食.
35.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号和 号是一组对照实验。
(2)1号试管中将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的目的是 。
(3)若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1号试管中的物质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它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 。
(4)此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 、 和 都有关系。
参考答案
1——5 AADDC 6——10 DDABC 11——15 BBBAC 16——20 BBDCC
21——25 BAABC 26——30 ACCDC
31.(1)玉米、花生;利于燃烧;(2)不同的食物所含能量不同;(3)变量,减少误差;
(4)平均
32.(1)X. ? ?(2)胃;小肠. ? ?(3)口腔;胃;小肠;小肠. ?(4)肠液;胰液;胆汁.
33.(1)2;?口腔;?(2)4;胃;?(3)3;??肝脏;??胆汁;????(4)6;??小肠;(5)胰液
34.(1)肉类 ; 粮谷类 (2)贫血 ;血红蛋白 (3)粮谷类 (4)D
35.(1)3 ; 1 (2)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便于消化 (3)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4) 牙齿的咀嚼 ; 舌的搅拌 ; 唾液的分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