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4-03 0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契丹、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和战);岳飞抗金
金与南宋政权对峙的史实
能力培养: 分析各组图片,总结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历史事实,培养归综合归纳能力。讨论“澶渊之盟”历史作用,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价值观:
(1)通过对辽、夏、金等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化的史实以及辽经济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发展史实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友好往来是民族交往、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正确认识、评价民族战争.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契丹的兴起的北宋政权的建立;辽宋之间的和战;金政权的建立和其与南宋政权的并立、对峙;岳飞抗金的史实
难点:(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2)健康人格的塑造
教学计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当堂达标,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思路设计:
1. 导 课:运用语言营造气氛,导入新课.
2. 出示目录:了解本课学习中心内容和主要环节.
3. 利用地图讲解各个中心问题.
4. 活动探究:“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
5. 课堂练习:(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导课: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多民族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时期各民族相处得如何 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研究“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个专题。
新课学习:
(一) 出示教学目标.了解本课学习中心内容和主要环节.
(二) 结合学案自主学习并质疑
(三)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给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总结契丹族的兴起.
 请同学们谈谈契丹这个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学生回答>[从契丹的形成过程,契丹民族的风俗去分析]
教师明确: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少数民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河一带,这个少数民族兴起于隋唐时期,唐朝末年和五代时期得以快速发展。他们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民风民俗,在他们身上可以我们看到无限生机,首领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辽太宗时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从此辽与宋政权之间的冲突不断.
陈桥兵变
让学生了解五代的基本情况.
陈桥兵变师: 提问五代之后中原的政局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课本内容]
教师明确:后周大将赵匡胤960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 辽宋夏金元的和战:(研析下一个问题).
(1)辽大举进攻宋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2) 澶渊之盟:出示相关资料 [寇准简介]
布置思考题: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
(3) 夏的建立
1 党项族的基本情况<由学生总结>
教师明确:党项族是我国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一支,他们在服饰、语言、行动保留了自己民族的特色。
(教师介绍元昊)②元昊:银洲<今陕西米脂>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在兴庆(今银川)建立大夏国,他在位期间注重吸收汉族中原先进文化,但与北宋之间发生多次战争,后来与宋订立和约,但实际意义上仍是皇帝。
[补充资料]夏宋之间的和战:
战 (1)1039年,西夏攻保安军,宋巡指挥使狄青打败夏朝军队.
(2)1040年,西夏攻延州宋大败.
(3)1041年,宋攻夏,夏占丰州。
(4)1042年,西夏攻宋于宋军大败.
和   1044年,夏宋签订和约,夏称臣,宋送岁币。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研析下一个问题)
1.女真族和金的建立:
(了解女真族)
1 女真族:我国北乡少数民族的一支.他们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以游牧为生,幻灯片上展示的就是女真族的基本情况.
② 金国建立:出示幻灯片并由学生在课本上找出关于金建立的基本情况.
2.金灭辽灭北宋
①靖康之耻:
②岳飞抗金并欣赏图片《岳飞像》。
教师设疑: 从岳飞、寇准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做人修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总结:在岳飞、寇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和一种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 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
引导学生阅读《金与南宋对峙形势图》分析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
(四) 课堂探究:
1请同学们谈谈“澶渊之盟”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师明确:“澶渊之盟”使双方在很长时间保持了稳定的局面,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2如何评价岳飞抗金?他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五)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辽宋时期所存在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及这些政权与同当时两宋政权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对少数民族不能有偏见,应和汉族一视同仁。
板书设计
学法指导:
1.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图片,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个民族政权的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关系.
2. 指导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归纳.
3. 指导学生对“澶渊之盟”进行正确评价.
课堂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3.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建立金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德光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郾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
5材料题,见学案。
教学反思: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契丹兴起与陈桥兵变
辽、宋、夏的和战
金和南宋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