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教学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4-02 18: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背景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均有自己的主张。
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无法在文化上进行专制。探究 : 什么叫“百家争鸣”?当时真的有一百个派别吗?汉代史学家刘歆说:儒家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流盖出于隐士
名家流盖出于辩士
阴阳家盖出于方士
法家流盖出于法述之士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三岁时父亲逝世。 对儒家学说进一步发展,被称为“亚圣”。“孟母三迁”、“孟母对织”、“孟子受教免休妻”等就是流传下来的关于孟子的故事,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孟子名言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老 而 无 妻 日 鳏,老 而 无 夫 日 寡,老 而 无 子 日 独 ,幼 而 无 父 日 孤,此 四 者 ,天 下 之穷 民 而 无 告 者。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 夫。 孟子孟子有哪些思想?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者政治思想: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养浩然之气”孟 子 的 仁 政 思 想“为政以德”继承、发展“仁政”“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1、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 王道和霸道:
王道——以德服人
“以德行仁者王”。
霸道——以力服人2、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 子 的 性 善 论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
“仁义礼智根于心”。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因为人性本善,故要采用“仁政”,要用怜爱之心,宽容之心对待别人。性善论的最高目标——“慎独”慎独:
“人虽不知而
己独知之” ,
“尤加谨焉”。
是儒家的理想主义者:”人皆可以为尧舜”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 《易》《春秋》
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荀子荀子有哪些思想?荀 子—儒家的现实主义者哲学思想:“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政治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礼法并施
“性恶论”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材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人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1)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人性本恶,认为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3)治国方式,以礼教为主,王霸兼用,王道为主。3、影响及其特点: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有何异同?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墨子墨子有哪些思想?墨子和墨家——侠士组织严密,是侠客的渊源。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
“上天”、“鬼神”
“尚力”、节俭庄子庄子有哪些思想?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庄子和道家“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生命的超越——庄子和道家1、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今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2、“齐物”观点: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物无贵贱,无是无非。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3、超越生命的羁绊——“逍遥”4、人和天的关系——“不相胜”,人要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韩非和法家韩非有哪些思想?韩非与法家“法”、“术”、“势”结合
建立君主专制集权
变法革新法 家 和 韩 非 子1、韩非子:战国后期思想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2、韩非子的思想要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法: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
法律,是君臣、民共同遵守
的东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神秘、决策、御臣)
势:“权重位尊”的权势、
权威。
法、术、势三者结合。认为历史是进步的,不会倒退。3、影响: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儒法结合,外儒内法,成为古代统治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儒家学说
道家学说
法家学说——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儒家组:
法家组:
道家组:
墨家组:应用题:如何遏制晚修讲话行为?谢谢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