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7 20: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






目 录

一、说教材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说教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单元第一课

呼应与深化
又启领下课
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也就极其重要。

教材
(地位、作用)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
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①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
②阅读相关材料,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①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
②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科举制度的创立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遵循初中新
课程的安排
了解初一年
级学生学情
历史要素法:细化关于隋大运河、科举制的基本要点,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读图法、图示法:结合《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找出中心点、起止点、四段名称和连接的五大水系,并手绘大运河简易示意图。
基于史料的问题研究法:提供针对性史料进行研读分析,进一步理解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科举制度及其作用,并形成必要的历史感悟。
二、说教法学法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航
课堂讲授
探究学习
说教学程序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二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国产的产生
社会大变革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

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隋唐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年号
自主学习
581年
杨坚(隋文帝)
开皇
1、概况
都城
长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结合秦—隋疆域的演变及所学知识,分析隋的统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重大历史意义。
讨 论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自主与合作学习
阅读P2.3,思考:为什么说隋朝是繁荣的?隋朝如何治理国家?带来怎样的结果?
②政治方面: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开创科举制。

2、隋朝繁盛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①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3.影响:
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繁荣的表现:
(1)疆域辽阔。
(2)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3)国力强盛
(4)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增。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大运河开凿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 大运河的概况:
皇帝:隋炀帝,605
二、开通大运河
三点:

四段:

五河:









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洛阳(中心)、涿郡(北)
、余杭(南)
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自北向南: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考考你
材料:各段河道的水位、水流、水量等有很大差别,在不同季节还会发生很大变化,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
那为什么隋朝时期能够开凿大运河呢?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大运河开凿目的:
3.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统治。
2. 大运河的概况:
皇帝:隋炀帝,605
三点、四段、五河








3.作用:
(1)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2)促进沿岸城镇、工商业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1、科举制的创立:
(1)雏形: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只 注 重 门 第

凭才学做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正式确立:
2、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科举制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3)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
的正式确立。
材料: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的范围。选拔官吏的实权,也就转移到朝廷手中。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炀帝游江都
1、隋朝灭亡的原因: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③农民起义;
④各地方长官和割据势力纷纷起兵反抗

隋炀帝暴政,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根本原因


自主与合作学习
四、隋的覆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唐的建立及统一
自主学习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618年
长安
李渊(唐高祖)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4)都有伟大工程:
(3)灭亡共同原因:
秦——长城;隋——大运河
暴政;短命(秦15年,隋37年)
1.秦、隋两朝的相同点
(2)开创新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
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为后继朝代提供经验教训,为汉、唐的繁荣奠定基础。
合作与探究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
合作与探究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大运河)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利:

弊:
一分为二
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是暴政之一,加速隋朝灭亡。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统治。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布置作业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