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版
教育部审定
2016战国 、秦、汉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温故知新隋朝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北周外戚 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隋统一时间:589年1、隋的统一 一、隋的统一北朝:420年---589年宋 齐 梁 陈东魏 北齐北魏西魏 北周439年---581年南北朝:南朝: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1)措施:2、强盛的隋朝 一、隋的统一 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作用:2、强盛的隋朝 一、隋的统一 隋统一后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隋朝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相 关 史 事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各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含嘉仓示意图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目的:时间:605年大运河中心及五大水系: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开通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洛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1、原因: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2、确立: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3、评价:科举制的诞生背景: 隋朝之前,朝廷主要通过什么方法选拔官员?春秋以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客卿制将相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两汉时期察举制“贤良方正”“孝廉”“秀才”“举孝廉”:汉代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都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推举的人选,除博学多才外,还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根据家世、道德、才能分为九品,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到西晋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问题思考想一想: 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四、隋朝的灭亡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隋朝的灭亡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乘龙舟出游三次征辽东611年翟让、李密---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死。荒淫无度宫廷生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营建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相 关 史 事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乘龙舟出游,三次征辽东,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求,先后有三次。第三次是在610年,由文臣武将率领10000多人,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地区的认识比前代前进了一大步。在《隋书》中,就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的情况。知识拓展一、隋的统一1、隋的统一:杨坚建立隋朝(581年) 隋文帝统一全国(589年)2、强盛的隋朝:发展经济、改革制度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2、概况:沟通五大水系3、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原因:上层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2、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度3、评价: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618年)本课
小结课后活动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课后活动2.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鱼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将杀死。
隋炀帝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炀帝平陈大业不能久保,只留下区区葬身之地。课后活动3、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请查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架设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上。桥长50.82米,宽9.6米,石拱跨度37.37米,南北桥台深5米。石桥的地基没有打桩,只是在天然沙土地基上,铺设了5层石板作为基座,桥身架在基座上。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这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能在洪涝时从小拱排水,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大跨度的桥拱,使得桥面舒展平缓,既便于车马、行人通行,又保障了排水功能。
赵州桥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点五河四段填一填大运河课堂练习隋朝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课堂练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