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图片中这条美丽而又壮观的铁路通往哪儿,怎样修建的,有什么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
4
战胜困难 创造奇迹
写 作 背 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穿越冻土里层最长的高原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知 识 链 接
青藏铁路全长约1956公里,约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约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约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学 习 目 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记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重点)
整 体 感 知
1.同学们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要边读边在大脑中描绘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出作者对西部建设者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小组内相互纠正。
3.读完后,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并根据大
意将课文划分层次。
妖 娆 机 械 开 凿 巍 峨 媒 体
狰 狞 撕 扯 逞 强 效 率
废 寝 忘 食 杯 水 车 薪
预 习 检 测
yāo ráo
xiè
záo
zhēng níng
qǐn
wēi é
méi
chěng
chě
xiào
xīn
易错字
娆
ráo
易错提示:左部“女”字右边不出头。
组词:妖娆 娇娆
械
xiè
易错提示:不要丢掉右上边的点。
组词:机械 器械
凿
záo
易错提示:不要读成“zháo”。
组词:开凿 凿井
寝
易错提示:不要读成“qín”。
组词:就寝 寝室
qǐn
在王总经理的的率( )领下,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大大地提高了。
有时候,灾难( )反而能激发人克服困苦艰难( )的意志。
多音字、形音字
nán(艰难)
nàn(灾难)
lǜ (效率)
shuài(率领)
nàn
nán
shuài
lǜ
难
率
近义词、反义词
复杂—— 稀薄—— 威胁——
关键—— 实验—— 高昂——
稀薄—— 通明—— 高傲——
恶劣—— 下降—— 凝固——
庞杂
稀少
威逼
主要
试验
昂扬
稠密
漆黑
谦虚
优良
上升
融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妖娆:
狰狞:
贯通:
开凿:
巍峨:
逞凶:
娇艳美好。
面目凶恶。
连接,沟通。
挖掘(河道、隧道等)。
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做凶暴的事情;行凶。多形容反面的人或事物。
严阵以待:
废寝忘食:
杯水车薪: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西部建设者们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力量终于将风火山隧道贯通的事情。
第一部分( ):开篇点题,这句话既是筑路大军的____,也是文章的行文____。
第二部分( ):写__________的开凿场面及其在________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课文大意将课文划分层次。
1
2、3
誓词
线索
风火山隧道
青藏铁路
第三部分( ):写筑路大军是如何去 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写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10、11
克服重重困难的
青藏铁路不断向前延伸
自 主 探 究
自由朗读课文,探究问题卡片上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自学提示:
1.朗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朗读,动笔画一画。2.可以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每人解决一个问题,最后一起交流。
问 题 卡 片
1.谁来修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
些困难?
2.这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青藏铁路有什么作用?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谁来修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
了哪些困难?
遇到多年冻土层
恶劣天气
极度缺氧
突击队员
科技人员
2.这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多年冻土层利用科技攻关解决,恶劣天气是筑路大军顽强克服的,极度缺氧是靠建大型制氧站来解决的。
3.青藏铁路有什么作用?
青藏铁路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福广大人民。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出现了几
次?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出现了四次。
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开门见山】
这是筑路大军的誓词,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②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面对着困难,他们说出了这句话,显示了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
【承上启下】
(坚定有力,不惧困难,不后退的语气)
③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充分表现了筑路大军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他们信心满怀、斗志昂扬,又将投入到开凿隧道的战斗中。
【过渡】
(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
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语气坚决,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表现了筑路者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照应前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
畅 所 欲 言
自学完本篇课文后,你能说说筑路大军的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你去学习?
吃苦耐劳,勇敢无畏,无私奉献!
技 法 探 究
读下面句子,说说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测试
1.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 )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尔木盆地起步。
( )
拟人
比喻
4.恶劣的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
5.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 )
6.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 )
3.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 )
拟人
拟人
拟人
拟人
结 构 图 解
把铁路修
到拉萨去
开篇点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风火山隧道开凿
克服重重困难
隧道胜利贯通——“铁龙”不断向前
冻土层
恶劣天气
吃苦耐劳
科技攻关
无私奉献
极度缺氧
课 文 总 结
本文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们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的奇迹,歌颂了西部建设者富有智慧与力量、勇于吃苦奉献的精神。
拓 展 延 伸
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项目四起三下:西格段814千米,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课 后 练 习
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悟?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建设者们说?把你的感悟与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下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并与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