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回顾·拓展五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回顾·拓展五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7 22: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顾.拓展五
交 流 平 台
交流内容
内容一: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说说你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并说出理由。也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和同学展开讨论。

内容二: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如,蔺相如和廉颇,诸葛亮和周瑜、鲁肃,加以比较,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内容三:如果你还读了原著或原著节选,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同学交流你的阅读感受。
内容一
交流展示
示例一:
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才智超群、有胆有谋。文中诸葛亮找鲁肃帮忙,是因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可以信赖,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知人善用。借箭时选择大雾漫天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预测准确。船靠近曹操水寨时,“擂鼓呐喊”既是虚
张声势引曹军出来射箭,又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可见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并巧妙利用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
示例二:
我不喜欢周瑜,因为他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用心险恶。他以军中缺箭为由,设造箭之计,陷害诸葛亮。见诸葛亮“中计”后,还要求立下军令状。他以为诸葛亮真造箭,还吩咐军匠们故意拖延时间,不给齐造箭材料,其歹毒用心可见一斑。
内容二
示例:
小峰:我们选择的人物是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是:能从大局出发,关键时刻放下自己的面子,以国家利益为重。
小童:蔺相如有勇有谋,唇如枪,舌如剑。在紧要关头以性命来维护赵国的尊严。渑池会上,秦王侮辱赵王后,他用与秦王拼命的方式,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而当与廉颇发生矛盾时,他主动避让,避免与廉颇碰面。即使他遇见廉颇,也主动回避。当手下问及原因时,他的回答言辞恳切,胸怀大度。
小凯:廉颇作为一名将军,形象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就不敢轻举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比他的职位高时,他毫无遮掩,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他听说蔺相如躲避他不是怕他,而是为了赵国的利益时,能知错就改,作为一位战功卓著的老将,背上荆条,登门请罪,诚心悔过的举动令人钦佩。

内容三
示例: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孔明派马谡守街亭,司马懿知道后笑曰:“马谡乃徒有虚名,庸碌无为之辈,孔明派他守街亭,焉有不误事之理。”事实正如司马懿所料。马谡不听王平劝谏,占山为寨,结果被魏军四面
合围,断汲水之道,军心大乱,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闻讯后,跌足长叹:“此吾之过也!”街亭失守是诸葛亮不知马谡其人,用人失误造成的。刘备在永安宫托孤时,曾明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诸葛亮竟未以此为戒。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了诸葛亮的另一面。


题目 读后收获 人物 性格、特点 个人见解
课内
阅读



原著



课外
阅读


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
日 积 月 累
日积月累: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典故:东汉末年,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位豪杰相见恨晚,把酒畅饮后,在张飞的田庄后面的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兄弟,准备同心协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此后三人情同手足,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后人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称为“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典故:孙刘联合,欲火攻曹军,在黄盖的“苦肉计”和庞统的“连环计”相继奏效后,周瑜因无风力相助而着急生病,诸葛亮用纸笔写下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凭借自己的天文知识,预计三天后有东南风,而且越刮越大。三天后果如孔明所说,东风很大,他们火烧曹军,曹操大败。诸葛亮得胜的重要原因是巧妙利用了天时,故有“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之说。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典故:为收回荆州,鲁肃给孙权献计,请关羽赴宴,如果不答应归还城池,就杀了他。关羽如约而至,单刀赴会。宴会上,鲁肃一再要求关羽归还荆州,关羽避而不谈。关羽的手下周仓发怒大吼,关羽上前夺了他的刀,并假意斥退他。关羽右手提着大刀,左手紧拽着鲁肃,将他拉扯到江边,埋伏的官兵担心伤到鲁肃,也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关羽乘船而去。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长坂之战时,徐庶的母亲不幸被曹军掳获,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徐庶去许都。徐庶北上归曹后,心中十分眷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才华和谋略,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典故:吴用,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他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其姓名吴用,谐音为“无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典故:孙猴子,即《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在与唐僧到西天取经途中,借助这一本领,战胜了一个个困难,降服了一个个妖魔。因他高超的变化本领,后世便有了“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的歇后语。
课 外 书 屋
推荐阅读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他用丰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
推荐理由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在奇幻世界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书中的那些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