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7 22:58:05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刘沧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主题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589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大趋势。陈后主陈叔宝 (553~604) 南朝陈最后一个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在位八年。陈宣帝陈顼嫡长子。太建十四年(582),宣帝死,太子叔宝继位。在他统治时,陈的政治日趋腐败。叔宝荒于酒色,不恤政事,以江总为尚书令,不持政务,日与江总、陈暄、孔范等所谓“狎客”十余人游宴后庭,制作艳诗。又大建宫室,滥施刑罚,对于一衣带水的强大隋朝了无防备。祯明二年(588)隋以晋王杨广为元帅,率八十总管、五十一万士兵南下。叔宝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翌年正月,隋军分道攻入建康, 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人避入井中被俘,陈亡。隋仁寿四年(604)病卒于洛阳。陈后主隋2.“开皇之治”——隋文帝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想一想:隋文帝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粮仓隋朝的考试隋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主题二:开通大运河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一言以蔽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
运河风光知识总结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 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江都(扬州)长安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想一想?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议一议: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隋文帝隋炀帝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阅读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根据材料说明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
的产生。考试制度的发展: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科举制的开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合作学习主题四:隋朝的灭亡1.隋炀帝暴政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炀帝本人隋






亡繁盛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凿589年课堂小结开创科举制隋朝灭亡当堂训练1.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梁朝 C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A3.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国家统治 D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 B5.历史上的秦朝与隋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它们相似之处的是(  ) A.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B.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D.统治时间都非常短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