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7 23: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三宝亭
(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三宝洞(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是一座纯佛教的寺庙)导入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2.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的性质
3.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
过程与方法:
根据72页地图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1、目 的 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1433年先后7次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2、概 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1405-1433年七下西洋郑和宝船哥伦布旗舰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猜猜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郑和到达占城(越南) 郑和到达阿拉伯 郑和到达非洲(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3、历史意义(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4)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你有何感想?议一议 你认为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明政府的支持
造船技术的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和平外交政策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走私贸易,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明代抗倭图(局部)(1)倭寇的含义: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集团(2)戚继光抗倭原因: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概况:戚家军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过程: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倭寇结果:平息了倭患,抗倭斗争取得胜利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读了戚继光的诗句,你有何感想?抗倭形势图
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动脑筋: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
1、抗倭的正义性。
2、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_的居住权。澳门局部放大图
明时期全图
(比例尺: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葡萄牙殖民者何时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概况: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明朝的对外关系倭寇:日本的武士和奸商戚继光抗倭:平息了倭患目的:宣扬国威,换取奇珍异宝历史意义:壮举...增进了...开创了...贡献戚继光抗倭随堂小测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
A.1402年 B.1405年 C.1417年 D.1421年BC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3、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