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7 23: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3.明朝时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过程与方法:
根据67页地图,获取疆域范围;通过看68页关于科举考试
的两张图片,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举改革虽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
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君权的加强,加强了多民族国家
的统一, 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安徽民谣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1368年应天(南京)朱元璋(明太祖)建立者:都 城:时 间: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一、明朝的建立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想一想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越南),北距大碛[qì](岭北沙漠),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改革行政机构(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皇帝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刑狱)都指挥使司(军务)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元朝(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皇帝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秦朝行中书省(行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皇帝中书省:丞相中央:地方: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皇帝设三司中央: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官员上朝仪式的变化坐站跪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措施有什么利弊得失?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问题探究一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目的:防止朝臣专权,强化皇权,巩固统治。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东厂公公锦衣卫印2、厂卫制度(1)目的:监视官民(2)机构:锦衣卫(明太祖)东 厂(明成祖)锦衣腰牌锦衣卫特务机构职能:
特点:对臣民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隋朝
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
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重要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3、科举制的发展史宋朝发展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明朝 ?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乙:回答出有创意的答案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夹带
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试内容:《四书》 《五经》解释题目:朱熹《四书集注》答题格式:八股文明朝科考图明朝的科举考试变成了八股取士,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消极:1.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2.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事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3.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有利于加强明朝统治。问题探究二手工业三、经济的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作物商业商贸城市:北京、南京商品经济活跃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棉纺织业基地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出现商帮:晋商、徽商甘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马铃薯向日葵花 生玉米明朝引进的农作物景德镇的青花瓷苏绣晋商经营的票号徽商故里朱元璋
强化皇权改革行政机构锦衣卫和东厂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考试内容:四书五经科举考试的变化解释题目:《四书集注》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厂卫制度: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答题格式:八股文经济的发展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随堂小测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考试实行“八股取士AD2、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3、花生、土豆、向日葵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4、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