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32张PPT )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32张PPT )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7 23: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明思宗·崇祯帝
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xī xū的帝国往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 课 明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概括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表现;说出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了解李自成起义的过程;知道满洲的兴起和清军入关的史实。
2.通过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过程。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4.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阅读书本P84内容,结合材料一,请归纳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1、政治腐败
表现:(1)皇帝:
(2)皇室内部:
(3)大臣们: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神宗
东林党争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匠。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我承认我是个好木匠,不是个好皇帝。
魏忠贤
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代《流民图》局部
2、社会动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③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肆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官吏贪赃枉法
兼并土地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一
明《流民图》(局部)
材料二
问题探究1:概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提示: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田可种的流民。社会矛盾也愈发激烈。
思考:“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起义的主力军
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名 字:李自成
称 号:闯王
政 权:大顺
生卒日期:1606年-1645
民 族:汉族
年 号:永昌
主要成就:建立大顺,灭亡明朝
职 业:农民军领袖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材料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导致李自成等广大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与李自成起义有什么关系?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看图说话:
根据图,结合书本,说一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
2、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针对明末的土地兼并,它直接接触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2、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
(明朝统治长达276 年)
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
P86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清太祖——努尔哈赤
1559年—1626年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的兴起
清太祖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清朝建立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阅读书本P86,制作满洲兴起的大事年表。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3、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吴三桂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1644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
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叛明反清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起义原因:
口号: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
闯王
李自成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
发展:
明朝的灭亡
均田免赋
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努尔哈赤、皇太极)
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当堂检测: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5.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      B.大顺     
C.大齐      D.大蜀
6.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7.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建国
统一各部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清朝
成吉思汗(铁木真)
忽必烈

大都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沈阳(后迁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