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色龙课件(两个课时30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6变色龙课件(两个课时30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8 21:06:35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6 变色龙
第一课时1.了解作者。
2.分析主人公在不同狗主人变换下的不同态度,从而把握人物性格。课时目标神话导入,激发兴趣介绍作者并解题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戏剧家。他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变色龙”成了见风使舵、善于变色、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套中人”成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的符号象征。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变色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作者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意在含蓄形象地揭露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这部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点(可以是个性、形象特点,或者是你认为他最精彩的一句话)?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善变,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请概括讲述一下。再读课文,理清情节线索速读课文相关段落,抓住关键因素复述。关键因素: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经过。2.如果你是一名警官,你会怎么处理这个案件?(1)处理小狗的主人,因为他对小狗疏于管理,造成小狗伤人。(2)小狗不必负责,要处理赫留金,他伤害小狗,无事生非。(3)双方都有责任,各打五十大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跟谁是狗主人无关。你们的处理为什么这么简单,甚至不去管谁是小狗的主人?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对赫留金和小狗的态度变化的语句,完成下表。3.奥楚蔑洛夫是怎样处理这个事件的?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方式跟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主要是根据小狗的主人是谁来进行处理,随着小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4.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奥楚蔑洛夫表面上一直变来变去,实际上有一样东西一直没变,是什么? 趋炎附势、媚上欺下,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拓展训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变色龙”的存在?请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思考探究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再见!
变色龙
第二课时1.品析文章幽默形象的讽刺语言。
2.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课时目标导入新课是什么样的土壤催生了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社会畸形儿呢?分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奥楚蔑洛夫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概括分析。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分析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1.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2.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都没有。3.(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死气沉沉、冷落。 经济萧条。 暗示了奥楚蔑洛夫利用职权对店铺和摊贩进行敲诈勒索。4.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5.要是我说了谎,那就让调解法官审问我好了。他的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啦。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 一方面表明围观者的冷漠和无聊,他们也有迎合强者、见风使舵的特点;另一方面更说明了变色龙的存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同当时的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社会。小结: 这些简练而精当的描写,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的社会经济萧条、政治黑暗。品析幽默形象的讽刺语言速读课文,找出语言描写的语句,分析点评,体味人物性格。 “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耀武扬威、装模作样。 “嗯!不错……”“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借机显示自己的威风、才干,向着赫留金,却依然心虚地加问“到底是谁家的狗”。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借脱大衣转移视线、转移话题,强作镇定掩饰自己的窘态与内心的恐慌,为下面的改变立场作过渡和铺垫。 “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强词夺理,批评赫留金,与前面的话形成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理解课文主题结合全文,从中可以看出文章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对奥楚蔑洛夫这个沙俄统治代表人物的描绘,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腐朽黑暗的沙俄专制统治,同时也揭示了市民阶层的愚昧麻木。布置作业设想小说情节继续发展下去,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迎面遇见了将军的哥哥,两人进行对话。请把这段对话内容口述出来。要求:
1.对话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把词语“荒唐”“伶俐”“洋溢”“无精打采”“异想天开”“无缘无故”等用进去。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