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8 05:5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遣唐使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平城京朱雀大街朱雀大街西市西市东市东市日本鸟毛立女屏风 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长 安平城京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二)鉴真东渡看


史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其中三次,几经绝境。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医药 文学 书法 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鉴真东渡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新
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文化交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化、历算成就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唐与新罗的关系 韩服的雏形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朝鲜半岛就已出现。 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崔致远(857——?)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秋夜雨中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玄奘西行学习历史应注意历史记载真实存在,小说可以大量虚构。要区别看待历史和影视作品,也不能把小说当历史。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炜,又称三藏法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探险家、佛学大师、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架起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世界文化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玄奘西游时间:唐太宗时期经过:1.贞观初年(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学。2.贞观后期(645年),玄奘携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那烂陀寺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成果:①携带大量佛经回国并翻译,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②《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1、在印度:曾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2、在中国: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带回大量佛经;《大唐西域记》贞观初年那烂陀寺遗址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伊朗东罗马帝国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朝鲜半岛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国力( )经济( )
交通( )
文化( )
实行对外( )的政策强盛繁荣发达开放 昌盛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知识点整合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唐朝与印度的交往目 的到达地方意 义 优秀品质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学习佛经传播中国的文化(佛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中国天竺(印度)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拓进取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