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4-08 17: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最早的铁路在哪一年哪个国家诞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
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1、我国最早的铁路,1876年通车;
2、英国商人非法修建;
3、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图说历史沪


路猜一猜,这是发生在哪条铁路上的故事?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丰南县),长9.7千米,由李鸿章主持修建。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轨距为1435毫米,采用每米重15千克的钢轨。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直至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这条铁路有利于当时开平煤矿的煤运。中国铁路的出现比英国晚了半个世纪。1888年李鸿章为促发慈禧对铁路的兴趣,动用海军建设军费修建了一条名为紫光阁的铁路,长约2公里,慈禧太后经常坐着由太监牵引的豪华进口车厢到静清斋进午餐。慈禧太后1903年乘坐过的火车 从以上三条铁路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知铁路刚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请问当时人们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有哪些?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学思之窗 参考答案: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有:①扰民②夺民生计③为外敌缩地④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⑤ 破坏风水
前三条有道理,因为火车会发出噪音;修建铁路会占用土地,铁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船夫、苦力和农民破产,促进小农经济解体;铁路快捷的运输便于列强侵略中国;第4条是一个次要的问题。而破坏风水属于封建迷信,不可取。铁路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铁路之争的根本问题是新旧生产力斗争的问题。尽管铁路发展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
材料一: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意中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铁路兴建与营运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
镇的发展;带动了与铁路有关行业的发
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材料二: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穷民之中,“失车船踮脚之力,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便于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材料三:俄国外交大臣维持揭示列强争夺路权的奥秘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利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一、中国近代的铁路1.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 (1)西方列强入侵的需要。
(2)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历程,修建铁路成为运输建设的重点。
(3)爱国救亡的紧迫性。
(4)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铁路事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顺利吗? 为什么?学思之窗 答:不顺利.因为:(1)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略(2)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3)失去生计和土地的船夫、苦力与农民的反对(4)社会不稳定,经济凋敝一、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一、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詹天佑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的测绘仪器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典礼
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故居“铺上”京张铁路钢轨 一、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孙中山出任全国铁路督办后到张家口等地视察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热心发展实业,尤其是铁路。他认为「交通為實業之母,鐵路又為交通之母」,鐵路的多少是衡量國家富強的尺度。1911年,孙中山颁布了铁路规划和建设蓝图《实业计划》,它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最详细的、规模最宏大的铁路建设发展规划。實業計劃預計完成鐵路十萬英里,碎石子路百萬英里;還修築大吆樱?_鑿新吆拥取?上В?@富國大計並未在孫中山先生有生之年實現到。 孙中山儿子孙科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任铁道部长。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在哪一年诞生,由谁研制成功?1807年 美国人富尔顿二、水运与航空
1、中国近代的水运业它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 它曾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中国航运的机构; 它曾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企业收购外商企业之先河; 它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开辟了至日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 它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轮船招商局
今天其总部位于香港,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二、水运与航空
1、中国近代的水运业
(1)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个民用水运企业
19世纪70年代,外国资本垄断了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内河航运,我国旧式的航运业面临破产。在这种情况下,轮船招商局产生了。在洋务派的扶持和保护下,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扩充自己的力量,并取得一定的成绩,1877年,以220万银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外国轮船公司唯恐丧失了自己的垄断地位,就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致使其债台高筑,处境艰难。思考:1、为什么进入20世纪以后,外国航运业发展更快? 2、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中国近代新式航运业的发展有何特点?参考答案:
1、因为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所以航运业发展很快
2、特点: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的控制权始终在列强手中,中国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二、水运与航空
1、中国近代的水运业
(1)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个民用水运企业
(2)中国民办水运业的艰难发展
2、中国近代的航空业
1909年:冯如自行设计了中国第一台飞机
1918年:航空工业的开端,海军飞机工程处
1920年:中国民用航空业正式开始
冯如和他自己设计的飞机孙中山夫妇在冯如一号前的合影除了火车和轮船等远程交通工具,你知道还有哪些新式城市交通工具进入中国吗?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最初时是用铁皮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由于车身漆成黄色,于是便叫成黄包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1908年3月5日,自南京路外滩到今西藏中路率先通车。两个月后法租界也通车了。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但由于封建传统的约束,老百姓怕"触电",不敢乘。经过一再喧传和保证,乘的人多了,就分成头等和三等票价,头等多为洋人所坐。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中国头号汽车古董—慈禧太后的御用座车图利亚小故事:慈禧与在中国出现的第一辆汽车大清统治者慈禧太后,虽昏聘无知、保守顽固,但却与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辆汽车结下不解之缘。而这开创中国历史上拥有汽车的先河,也又一次暴露清代中国统治者的愚昧和可笑。
  慈禧当年处理朝政之余,喜欢游览,经常乘坐她的豪华大轿和马车去颐和园、西山、八达岭等景区游玩。1901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太后。此车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慈禧一生享尽了富贵,却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的洋玩艺儿,看后心中大喜。可是她第一次乘坐汽车去颐和园游览时,汽车驶出紫禁城后,她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现在的汽车司机,他不仅坐着,而且还坐在自己前面,他不但与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还坐在前面,这还了得,有失自己尊严,立即责令他跪着开车。慈禧的话谁敢不从?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路上险些酿成惊天大祸。无奈,慈禧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后来,此车作为皇宫遗物在紫禁城闲置起来。辛亥革命后,又从紫禁城移到颐和园至今。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距今已整整100年,成为一辆世界罕见的老爷车,受到世人瞩目。此车目前仍放在颐和园。
三、从驿传到邮政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随着国门的打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新的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传入,驿传制度走向衰落,中国古代驿站中国近代邮政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被称为“客邮”。
1896年 “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标志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
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设全部驿站
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联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1923年,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全部撤销,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抗日战争期间国内邮政归于统一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清朝大龙阔边邮票5分银六方连一件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大字2分一枚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邮票一枚 1940年巴黎寄福州航空封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蔡家坡加盖单位邮票四枚全 1939年哈尔滨寄美国挂号西式封中华民国大型两联式明信片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盛宣怀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 中国第一条电报建设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1877年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民国时期电报发展情况如何? 民国时期电报发展缓慢,原因是政局动荡,战乱频仍,经济落后。中国电报只有路线,没有海线,很容易遭破坏。30年代以后才发生变化。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四、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随着西学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通讯为之一变。
请思考:
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具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意义
抵制了列强的侵略,鼓舞了国人爱国救亡的斗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
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增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阅读与思考(P70):
目的:为了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与政治控制,将自己的侵略势力延伸到铁路沿线地区和中国内地。
义和团的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痛恨外来侵略的淳朴感情,但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反映了统治阶级排斥外来事物,竭力维护其统治的封建顽固思想。
理解:回归当时的历史,应在遗憾中持宽容态度。它们的出现既是历史的局限性,也是中国固有的历史和特殊地域导致的一种必然,是传统习惯、传统观念、传统文化思想对外来事物的自然抵制和排斥。但谁也无法改变历史,历史车轮前进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