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台阶》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台阶》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8 21: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阶
[文题解通]
◎导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关心国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父亲。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同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文章以“台阶”为题目,是因为父亲一生的追求、一生的辛勤劳作与“台阶”有关。“台阶”是线索,作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作者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背景
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进步。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全面实现小康,重点是农村,难点是农业,关键是农民。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支撑起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知识览通]
◎语音
凹(āo)凼(dàng) 门槛(kǎn) 涎(xián) 水
揩(kāi ) 尴尬(gāngà) 筹(chóu )划
黏(niān )性 镶嵌(xiāngqiàn ) 蹿(cuàn )上
掺(càn )上 胯(kuà)骨 糟糕(gāo )
撬(qiào ) 倔强(juéjiàng ) 晌午(shǎng )
茬(chá ) 硌(gè ) 嘎叽 (gājī)
◎字形
揩:揩汗 涎:涎水 槛:惧惮
楷:楷书 诞:诞生 滥:禅让
谐:和谐 挺:挺身 尴:尴尬
◎词语
低眉顺眼: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
专注:专心注意。
筹划:筹措准备。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儿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晌午:中午。
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镶嵌: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的凹处的装饰。
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若有所失: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
◎常识
中国农民问题(节选)
中国农民问题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长期是党和各级地方政府最关心问题。因为真正解决了中国农民的问题,才能使中国长治久安,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农民人口问题?
  中国农民人口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好中国农民人口问题也就可以说解决了大部分中国农民问题。中国农民人口问题表面看是一个计划生育问题,但实际上需解决好农民养老问题和按人口分配土地资源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制约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的关键问题所在。?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在现在是中国绝大部分农民养老的唯一手段。如果按照现行的政策,在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养儿防老仍中国大多数农民养老的手段,这将导致中国农民只有多生才能解决后顾之忧。?
1、 农民的教育问题
  中国农民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问题。要使农民能兼顾国家利益,按照市场的需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因地制宜或另寻出路,科学的利用先进的技术劳动致富,特别需要好的带头人。也就是说现阶段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既了解农民又有科学技术的公务员队伍。有了这样的一批人,才能带领各种条件都相对落后的农民,逐渐由被动到主动的脱贫致富,到逐渐走向富足。?
  为鼓励能长期加入农村建设的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是否给予减免学杂费的待遇。?
 三、扩大农民收入来源问题?
  扩大农民收入来源问题实际上还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农民除了种草植树,参加国家的基本建设外,国家还应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及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当地农民问题。?在乡镇企业中严格执行《劳动法》,缩短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过长的劳动时间,增加就业岗位。?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在农村中收入过高的问题。?
应逐渐发展公益事业(如养老院)、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服务行业,就是说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来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的问题。?
  总之,中国农民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各层次有识之士共同集思广益。因此建议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的人士,都来为中国农民问题贡献一份自己的才智。??

[内容析通]
◎理文脉
本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1—9段)(起因):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二(10—16段)(发展):父亲开始漫长的准备。
三(17—25段)(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四(26—32段)(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辨结构
结构示意图
老屋——三级台阶 要强
“台阶高,屋主人的 地位 尊重 父亲 老实厚道
地位就相应地高” 新屋——九级台阶 坚忍不拔
敬佩、心酸之情
◎探意旨
本文写父亲历尽千辛万苦,造起一栋又高台阶的新屋,表现了劳动人民提高地位、赢得尊重的心愿,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
◎议问题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明确: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明确: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明确: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上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明确: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明确: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明确: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明确: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8、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9、“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特色鉴通]
多角度刻画父亲的形象
(1)、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幢,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个,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学俯。我想今天的一些商标,或许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吧!诸如“三九胃泰”、“九九感冒灵”、“555”烟、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台阶”的高,实质上就是主人地位的高。从这我们可看出:父亲为什么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注: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阴阳八卦”的文化传统还可以在农村找到相应的建筑物,如“四合院”。(A)、清静、安全;(B)、东南西北四神的保佑,以示平安。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和平、团结以及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2)、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有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这篇小说着眼于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尊重的需要。父亲为了赢得尊重,耗尽了他的毕生精力,奋斗了一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落后、有长远目标、有移公移山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看:
课文中写到父亲为了建造一幢有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360天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因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4)、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看:
父亲的创业为什么如此之艰难呢?人老了,身体垮了;材料来之不易——农村经济的落后。 所以,从父亲的身上,我们可知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地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尽快地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总之,父亲创业如此之艰难的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能力练通]
一、语言训练
1. 选出加点字有错误的一项 ( )
A揩(kāi ) 尴尬(gāngà) 筹(chóu )划
B黏(niān )性 镶嵌(xiāngqiàn ) 蹿(cuàn )上
C掺(càn )上 胯(kuà)骨 糟糕(gāo )
D撬(qiào ) 倔强(juéjiàng ) 晌午(xiǎng )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低眉顺眼: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专注:专心注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
B 筹划:筹措准备。 晌午:下午。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儿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C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镶嵌: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的凹处的装饰。
D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若有所失: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
1. 选词填空
(1)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 (抬、托、举)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
(驮、抬、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2)他的脚板 (长大、宽大、阔大), (露出、开着、裂着)
许多干沟,沟里 (嵌着、塞着、堵着)沙子和泥土。
(3)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 (沉闷、沉重)的叫声。
(4)那黄泥加了石灰和泥浆,……被早晨的阳光照着, (亮亮的、红红的),红得很耀眼。
2. 纠正下列句子的错别字。
A 等父亲从厨房里出来,他那张古桐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
B他忽然醒悟,台阶式水泥磨的面,不经瞌。( )
C 这种粘性很强的黄泥搀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 )
D 他那颗很倔的头卢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劲。( )

二、语段训练
(1)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5—15题。
5、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答:
6、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答:
7、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答:
8、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文眼”是什么?
答:
9、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

10、 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答:
11、 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答:
12、 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答:
13、 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答:
14、 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答:

15、 第30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1 D(晌午shǎng ) 2 B(晌午:正午)3(1)托、背 (2)宽大、裂着、嵌着 (3)沉重 (4)亮亮的 4 铜、磕、掺、颅 5、“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6、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7。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8。台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9、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10、A、节约、俭朴;B、父亲经常在水凼洗而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缘故;C、父亲一辈子从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内心感到不安的缘故。 11、神态描写——父亲专注别人的高台阶,他羡慕、向往,谋划如何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好台阶,也让人羡慕的神态。12、联系上下文,说明父亲具有谦卑、不骄的传统的民族风格。13、A、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说明他的谦卑。B、台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14。父亲干了一辈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生命,劳动是创造;劳动有了收获,才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说“若有所失”。15、神态描写——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父亲已老了,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劳碌终生而感到悲伤,进一步为全文笼罩上一层凄凉、忧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