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免费资料)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2009年4月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岳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特别免费资料)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2009年4月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岳麓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4-08 16: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2009年4月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达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D古代妇女地位较高
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
犁地,右图中扶犁的应是
A.齐桓公 B.汉景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4.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千耦其耘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一次高潮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水利技术的进步
C.政治局面的稳定 D.耕作技术的进步
6.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是在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7.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要土地制度。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A.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 B.兼并土地
C.通过赏赐获得土地 D.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
8.租佃方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营方式,它最早产生于
A.明清 B.宋朝 C.秦汉 D.战国
9.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0.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1.古代四大经济区中,以“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半农半牧区”为特点的是
A.山东 B.山西 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
12.“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的比较好
13.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孙吴 B.东晋南朝 C.中唐时期 D.南宋
14.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15.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进步
16.下列关于我国使用和冶炼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铸铁的国家 B.春秋晚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器
C.南北朝时发明了先进的灌钢法 D.明朝开始用焦炭冶铁
17.宋元时期新兴的纺织业部门是
A.丝织业     B.麻织业    C.毛织业   D.棉纺织业
18.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其闻名天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9.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②③④①
20.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21.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朝 D明朝中叶以后
22.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23.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开始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西汉
24.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25.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人口的大量增加 D.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6.“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也”。这种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
A.黄河流域 B.山东地区 C.四川地区 D.江南地区
27.下列关于清朝推行的闭关自守政策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关闭国门,封锁海关    B.禁止对外贸易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严厉打击外国的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
28.明清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均势的是
①鼓励垦荒  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③实行“海禁” ④对商品收重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9.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指南针的使用。 D.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30.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期,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西欧国家是
①荷兰 ②英国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1.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
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请问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 )
A.1492年 B.1519年 C.1892年 D.1897年
32. 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33.西方国家的长期殖民统治造成亚非拉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②劳动力大量损失
③阻碍了近代生产方式的传播 ④自然资源被掠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英国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 “三角贸易”的先后次序是①欧洲 ②非洲③北美洲
A. ①②③① B. ②①③② C. ①③②① D. ③②①③
3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达比父子发明改进焦煤炼铁法
C.托马斯?纽可门研制成蒸汽抽水机 D.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5分,共计30分。
36.阅读以下材料:(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2》
请回答:(1)简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大基本特点。(6分)
(2)从图1、2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7.(15分)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5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汽车是你常坐的交通工具,你认为汽车发明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汽车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又有哪些消极影响?(6分)
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2009年4月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一:1—5 BBDAA 6—10CBDBD 11—15DCDDD
16—20 DDBBD 21—25DACAA 26—30DCCAD
31—35CDDAD
36.(1)特点:一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是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三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6分)
(2)变化: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时间限制。(4分)
(3)现象: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两项写一项即可) (2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
37.(1)19世纪中期即成为“世界工厂”;(2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3分,答出其中1点得2分)
(2)工业革命:工厂成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大企业(或答垄断组织)。(2分)
(3)条件:内燃机的发明;(2分)积极影响:改善了交通条件,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2分)消极影响:汽车尾气含有较多的有毒气体,对环境有污染。(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