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

文档属性

名称 战略大决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4-14 12: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复习
1,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知识线索,选择以下每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填入下边并说出
此事件发生的时间:
内战前夕----内战爆发---防御---反攻---决战---- --------胜利
( ) ( )( ) ( ) (三大战役) ( 渡江战役 )
选项:A挺进中原B 重庆谈判 C 转战陕北 D进攻中原解放区
决战---- -------- 胜利
(三大战役) ( 渡江战役 )1、三大战役的历史条件(为何说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4. 幻灯片 4
2、为什么中共中央会把战略决战的首次战争放在东北呢?*****幻灯片 13
3、
4、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幻灯片 14
5、A、渡江战役的时间、战线、目标、结果。幻灯片 12 B、解放南京的时间、意义
6、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幻灯片 15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130万280万上升430万365万背 景 1机动兵力士气后方危机四伏低落巩固背 景 2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林彪、罗
解放了东北全境
歼敌47万多先打两头分割包围 渡江作战 江阴渡江战役湖口解放战争胜利南京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农民踊跃参军1949年5月27日,
解放军进入上海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违背民意,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失去民心;
而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②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国民党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③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士气高涨
国民党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再见!